字词 | 抗排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排卵 抗排卵成熟卵泡排出卵子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称为排卵。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每月有一次排卵,常出现在月经中期。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深入研究排卵生理及其有关的药理,以采取各项措施对抗排卵,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途径之一。在五十年代末开始试用的雌、孕激素避孕药,其作用虽各有差异,但多数制剂的主要机理,均属于抗排卵。
中枢神经系统在传递信息时,以特定的化学物质为基础,称为神经递质,它能影响丘脑下部的激素分泌。神经递质中,儿茶酚胺类包括多巴胺(dopamine)、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促使下丘脑释放GnRH; 5羟色胺(seratonin)则抑制GnRH的释放。 抗排卵 凡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对下丘脑及垂体能产生负反馈而不出现正反馈时,就有可能抑制排卵。目前已应用及正在研究的抗排卵措施,以达生育节制目的者,有以下几种: (1) 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效果确切可靠。方法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序贯用药、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并用药、单独使用孕激素等。途径有口服、注射、埋植等。药效有短效及长效。多数制剂的主要避孕机理是对抗排卵。它们能抑制或取消月经周期中的FSH、LH峰,阻断排卵,并达到节育目的。例如合并用药法可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和垂体的FSH及LH分泌。一般认为一定剂量的雌或孕激素于月经第5~6日开始应用,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而当雌、孕激素合并应用时,雌激素能加强孕激素对丘脑下部持续中枢和周期中枢以及垂体的抑制,使卵巢内卵泡不能生长、发育及成熟,且无排卵及黄体形成。雌、孕激素联合应用的优点是既能抑制排卵,又能补充因无排卵状态所导致的雌、孕激素分泌不足,以维持生殖器官及乳房的正常需要。 (2)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拮抗剂: LH-RH即GnRH,为10肽化合物,可促使垂体分泌LH及FSH。如在10肽上置换或移去一个或更多的氨基酸,可制备出多种类似物,有的具有强效LH-RH活性,有的却能成为LH-RH的拮抗剂。已经了解,LH-RH分子中第二位上的组氨酸是其生物活性所必需,如用别的氨基酸置换,活性即行消失,但仍可与垂体前叶GnRH受体相结合,形成拮抗剂。这类拮抗剂能与GnRH受体结合,使下丘脑释放的GnRH无法发挥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如同时将第六位上的甘氨酸用其他D构型氨基酸取代,所得类似物竞争GnRH受体的能力更大,具有更明显的抗GnRH作用,但这些拮抗剂目前尚在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 与此相反,如第二位上组氨酸不变,用D构型的氨基酸取代第六位上的甘氨酸,能提高LH-RH活性;用乙酰胺更换第十位上的甘-酰胺,亦可提高活性,例如将第六位上甘氨酸换以D-色氨酸,第十位上以乙酰胺代替甘-酰胺。LH-RH及这些类似物能促使垂体分泌及释放LH和FSH,但长期及超量应用反能抑制排卵,原因可能是 ❶持续或大量的LH-RH,可使垂体GnRH的受体数量减少,而使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 ❷性腺中LH受体减少,使性腺的反应性下降。 ❸LH-RH的高活性类似物能拮抗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 ❹直接抑制卵巢的甾体激素生成。因此,有人使用超高活性的LH-RH作为避孕方法,从而控制了排卵。但临床试用证明,当排卵受到抑制时,常伴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因此,LH-RH及其类似物作为抗排卵药物,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 抗黄体生成素抗体及抗雌激素抗体: LH属糖蛋白,具有蛋白质结构,故可诱发抗体。在大鼠实验中,羊或牛LH的抗体能中和大鼠血中的LH,使LH处于低水平,且无动情中期LH高峰出现,故可抑制排卵。雌激素属甾体激素,不能诱发抗体,但如与某种蛋白载体结合后,就能获得抗原特点而诱发抗体。在实验动物中,应用抗雌激素抗体可中和雌激素峰,而避免激发LH高峰,起到抗排卵作用。但此二种抗体尚在研究阶段。 (4)丹那唑 (danazol): 为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由人工合成,无雌激素或孕激素活性,但有轻度雄激素作用。由于丹那唑能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故能降低FSH和LH浓度,影响月经周期中期出现LH、FSH高峰,故能抑制排卵;但亦可能由于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受到抑制,从而降低循环中LH和FSH水平。在此种情况下,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雌、孕激素水平均大为减少。其副作用为轻度男性化及体重增加。有人曾以恒河猴实验,此药能抑制排卵而有效地防止妊娠,并不改变动物的性行为。停药以后,正常的卵巢功能即迅速和完全恢复。至于在人类是否能作为一种避孕药物,尚待进一步研究。 ☚ 计划生育 抗受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