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扶芳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扶芳藤
扶芳藤  fúfāngténg

亦稱“滂藤”、“附楓藤”。衛茅科植物扶芳藤的莖葉。枝上常生長細根並具小瘤狀突起。葉廣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邊緣具細鋸齒。主治腰肌勞損,風濕痹痛,咳血,月經不調。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扶芳藤》:“山人取楓樹上者,爲附楓藤。一名滂藤。”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扶芳藤》:“忌采冢墓間者。”

扶芳藤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滂藤、岩青杠、白对叶肾、小藤仲、爬墙虎。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Hand.-Mazz.的茎叶。分布华东、中南及陕西、山西、云南等地。甘、苦、辛,微温。入肝、肾、胃经。益肾壮腰,舒筋活络,散瘀止血。
❶治肾虚腰肌劳损,关节酸痛,咳血,吐血,鼻衄,崩漏,月经不调。煎服:9~15g。
❷治骨折,复位固定后用鲜叶捣敷;外伤出血,用干茎皮研末敷。孕妇忌服。本品含卫矛醇。另含3-无羁萜酮等。本品可抑菌。

扶芳藤fortune euonymus

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卫矛属。常绿匍匐灌木。2n=32。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及日本、朝鲜半岛。小枝微有棱,具小瘤状突起皮孔,茎枝常匐地或附着他物生出多数细根。叶薄革质,缘齿疏钝。聚伞花序腋生。花绿白色,6月开花。蒴果近球形,果熟时果皮淡黄色,开裂后现橘红色假种皮。适应性强。扦插繁殖。供观赏,可作地被植物,以及攀附花架、树干的材料。茎叶可入药。

扶芳藤fú fāng té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扶芳藤(4)。药名。
【别名】滂藤(《本草纲目》)。
【性味】茎叶:苦,小温,无毒。
【功用主治】一切血,一切气,一切冷,大主风血腰脚,去百病。久服延年,变白不老。
【用法用量】锉细,浸酒饮。

扶芳藤fúfānɡténɡ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岩青杠、白对叶肾。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 ) Hand. -Mazz 的茎叶。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山西、云南等地。辛、苦, 温。舒筋活络, 散瘀止血。治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咳血、吐血、鼻衄、血崩、月经不调, 煎服: 9 ~ 15克。鲜茎叶捣敷, 治骨折; 干茎皮研末, 敷外伤出血。孕妇忌服。本品含卫矛醇。

扶芳藤

扶芳藤

扶芳藤,又名滂藤、岩青杠、换骨筋、小藤仲、对叶肾。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Hand. -Mazz. 的茎叶。原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省。
本品味苦,性温。功能活血舒筋,祛瘀止血。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咯血、崩漏、月经不调等证。通常作煎剂内服。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还可浸酒服或外搽,因外伤而骨折者,整复后,用鲜叶局部捣敷;外伤出血者,用茎皮研粉掺敷患处。腰肌劳损、关节酸痛可与金狗脊、牛膝、续断等同用; 或与大血藤、梵天花根水煎,加红糖、黄酒冲服。本品用治咯血、崩漏、月经不调,可单用或与其它止血药及调经药同用,如侧柏叶、仙鹤草、茜草根、当归、川芎、芍药等均可随证配伍。煎服,10~15g。
实验研究: 扶芳藤茎叶含卫矛醇。种子含前番茄红素和前-γ-胡萝卜素。

☚ 小九牯牛   龙船花 ☛
000025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