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防治
皮肤病的种类很多,解放后,中国对危害人民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皮肤病,如性病(以梅毒为重点)、麻风、头癣(以黄癣为重点)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流行概况 解放前中国梅毒的流行以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为最高(10~48%),城市次之(4.5~10.1%),农村最低(0.85~3.8%)。麻风则以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以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为著。黄癣流行于农村,以长江流域的江西、安徽、湖北和西北的新疆患者较多。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皮肤病防治研究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消灭性病、头癣和控制麻风的防治工作。到1965年,梅毒已被控制,在许多地区已基本上消灭,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显著下降。全国麻风病患者约50万人,到1978年底已临床治愈20余万人,新发病例逐渐减少,麻风病已不同程度得到控制。头癣在江苏、江西、新疆、湖北、安徽等省的一些高发县或地区已基本消灭。
防治措施 中国在防治梅毒、麻风、头癣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领导、全面规划: 卫生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设有相应机构和人员领导此项工作。经验证明,坚决依靠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参谋作用是搞好防治工作的可靠保证。
(2) 建立防治研究机构,培训专业人员,组成防治队伍: 1954年在北京成立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作为指导全国皮肤病防治研究的中心,与各地协作开展现场调查研究,提供综合防治经验,就地训练专业干部,开办血清、真菌、病理等各种技术训练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不少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在基层建立了相应的防治机构。麻风病人较多的省份,在县一级设有麻风病防治站或麻风病院(村)。依靠这些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逐级开办短期训练班,培训农村卫生院医生、赤脚医生及卫生员,短期内就能组成一支防治队伍,为大面积开展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力量。
(3) 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 大规模开展性病、麻风、头癣的防治工作,必须依靠当地党组织的领导和各级卫生机构的密切配合,发动群众。特别要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
(4)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坚持到底: 梅毒、麻风、头癣都是病源已经明确的传染性皮肤病。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案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具体措施包括
❶查出患者:这三种病的传染源是患者本人。因此,检索患者是防治疾病的前提。要组织专业人员到选定的人群(例如一个县)中去将全部居民逐个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清、真菌、细菌等)以查出全部患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彻底,诊断质量较高,但需集中一定人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一般说来,这种方法适用于防治初期,调查特定地区流行情况,或作前瞻性随访研究或高发地区应用。还可以用过滤性普查的方法,即由受过短期训练的农村医生或赤脚医生对全体居民进行检查,查出可疑者再由专业医生确诊。优点是进度快,质量也有一定保障,适用于患病率较高的地区。也可用线索调查方法,即将梅毒、麻风、头癣的最常见症状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自报互报,报出来的可疑者再由专业医生进行确诊。这种方法进度较快,但可能遗漏部分早期病人,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地区。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各级医疗机构要注意结合日常门诊工作和各种健康检查发现病人。
❷普治患者: 梅毒与卖淫有关。1949年冬,中国在短期内封闭了全国妓院,为妓女免费治疗,采取了各种严格有效措施,从而消灭了梅毒在城市中的主要传染源。梅毒的治疗方面,在砷铋青霉素混合疗法、单纯青霉素疗法、中医药验方疗法等数种方案中,经过较长时期疗效观察与比较,认为单纯青霉素疗法具有疗效确实、治疗时间短、使用方便等优点,是适合中国情况的首选方案,在全国的防治梅毒工作中曾普遍应用。麻风的治疗,既往以氨苯砜(DDS)治疗为主,现在对多菌型麻风普遍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等多种药物联合疗法,对少菌型麻风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联合疗法或继续单用氨苯砜治疗。头癣的治疗,采用内服灰黄霉素,外用有效药物,伴以每1~2周理发一次的综合措施。小面积的黄癣患者也可不服灰黄霉素,而采用拔除病发配合外用药治疗。
❸加强预防与管理: 梅毒、麻风、头癣的传染源是患者本人,普查普治本身就具有消灭传染源的预防作用。然而在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常常不是一次普查普治就能完全奏效,必须在普查普治后,反复查找被遗漏的患者或新感染者,对已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遇有复发者及时给以复治。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不良风俗习惯,认真切断传染途径,如对头癣患者的衣帽及理发用具的消毒等。由于麻风病的潜伏期、病程和治疗时间较长,在预防和管理上除了上述共同点外,还有其特殊之处。中国大部分流行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了麻风病院(村),主要收治隔离多菌型麻风病人(包括瘤型、界线类麻风),以切断其传播途径。对病人来说,集中隔离更能保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有助于尽快恢复健康。麻风病院(村)要建立健全病区管理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病人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要妥善安排生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保证隔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