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血
病症名。 即❶ 便血。又称圊血,清血。指血从肛门而出。按其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远血、近血。 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伤寒论》亦有“太阳病下之,脉浮滑者,必下血。”“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 ❷ 便血,尿血合称。《伤寒大白卷2》:“血从小便自出者,名尿血;从大便出者,名便血。总其名曰下血。 但有阴经、阳经之分,并无寒热之异,同归于热而已。《伤寒论》虽有少阴,厥明下血之条,皆是阳热传入阴经之症。 经虽属阴,症则阳症。”《伤寒论纲目》亦说:“凡论中所言下血,有大便,小便之不同,学者审之。”《伤寒溯源集》卷6则说:“下血,男子、妇人均有之证也。男子必由肠胃,妇人则以经血为主耳。 ”认为下血还应包括妇人经血。目前临床,多指便血,见便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