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临清棉业试验场
省内第一个棉业试验机构。1918年成立,场址在临清东门外。有试验地117亩。设技术室、测候所、标本陈列室和轧花室等。以在鲁西一带推广美棉并培育美棉和中棉新种为主要职责。1935年改称省立棉作改良分场。1939年山东省公署在此设省立临清试验农场,仍以棉作试验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作脱字美棉新种的培育,培育出脱字4号和脱字47号两个纯系。脱字47号枝杆壮,果枝多,成熟早,纤维长,衣分高。后来移植齐东棉场、山东大学农学院、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试验场等地大量繁殖,使脱字47号新种在鲁西北一带以及济南、齐东(今属邹平、高青)、邹县一带获得推广。对中棉则培育出正大8号和正大13号两个新种。日军占领期,主要进行了斯字4号美棉育种试验,在优良纯种将成时,功亏一篑,不了了之。该试验场成立的同时,还附设山东省立棉业讲习所,由场长杨熙光兼任所长,专门培养棉业人才,学制二年,至1926年改组为山东省职业学校农科,共毕业学生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