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子计算机概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子计算机概述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简单的工具,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逐步演变而来的。 最初人类是用绳索和石棍来计数的,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发展了各种计算工具(例如:算盘、计算尺、机械式计算机),最后发展为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15日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全机用了电子管18000个,继电器1500个,耗电150千瓦,每秒运算5000次。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现在的40多年间,若论其历史,并不算古老,但是它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一台便携式PC机体积只有一个笔记本大小,重量尚不足1公斤,而性能却大大超过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据专家们估计,电子计算机每隔10年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内存容量扩大10倍,可靠性提高10倍,体积缩小到1/10,而成本却降低9/10。 到目前为止电子计算机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即以IBM604为代表的电子管计算机;以IBM7090为代表的晶体管计算机;以IBM360系列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以IBM370系列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的同时,出现了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体型小,重量轻,它的发展也经历了萌芽、成熟、八位机改进、十六位机发展和向三十二位机前进的四个阶段。机器系统不断完善,并向多样化、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软件不断丰富。以后又有了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 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几乎一切领域中,如科学计算、自动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光计算等。 二、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几十亿次,是传统计算机和计算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2.精确度高。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有效数字(从理论上说还可以更高)。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还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计算指令等信息储存起来,以备调用。它还能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逻辑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以后执行的命令。 4.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都是自动控制进行的,使用者把程序送入后,计算机在程序控制下完成全部运算,并打印出计算结果,而不需人的干预。 概括地说,电子计算机是一个以高速进行操作、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装置。 (二)电子计算机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电子计算机既不是神秘的,也不是万能的。有人认为电子计算机很神秘,觉得使用技术要求太高,掌握困难,所以,不敢购置,更谈不上使用;而有的人则认为电子计算机是万能的,有了它,就能解决自己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期望值过高,对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有了计算机,什么事情都能办成,这也是不实际的,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要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还要进行二次开发。有了计算机还只是一个半成品,要使它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再进行应用开发工作。现在,我国省一级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部分地县级植保植检站已配备了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络区域病虫测报站中,已由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统一配备130多台计算机,今后除了继续发展以外,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的作用,开发更多的应用软件,逐步实现网络化。 3.要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开展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要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三、电子计算机的分类、主要用途和基本结构 (一)分类和用途 电子计算机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问世初期,主要应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而得名,现在计算机在非数值计算方面的应用远远超过在数值运算方面的应用,它的主要用途有: 1.数值计算或称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或称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 (二)基本结构 1.电子计算机就其物理方面机器结构如图6-1所示。 图6-1 电子计算机物理结构 2.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运行一个程序,既需要有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又必须要有必要的软件环境的支持。一个不包括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在“裸机”上只能运行机器语言源程序,显然它的功能是有限的,机器的效应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1)硬件系统即机器系统。它包括存储器、运算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即计算机主机及其外围设备,统称为“硬设备”或“硬件”。 (2)程序系统。它是各种程序的总称。通称为“软设备”或“软件”,以便与硬件设备相区别。它着重研究如何管理机器和使用机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怎样通过软件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机器的功能。 计算机软件主要有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厂商在出厂时提供的,用于操作机器的。如磁盘操作系统等。 应用软件是指计算机用户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应用目的而开发的程序,例如工资管理程序、桥梁应力计算程序、绿十字预测博士软件、植保专业统计程序等,还有一些供用户使用的工具,如Foxpro,WPS,NDD等。 四、DOS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是驻留在磁盘上,开机后调入内存的一个操作系统,所以称之为“磁盘操作系统”。它和其它操作系统一样,由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组成,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命令和内部命令以及众多的功能调用。其中内部命令常驻内存,使用时不占用分配给用户的内存空间;外部命令驻留磁盘,使用时才调入内存,用完后退出并归还内存空间。 DOS命令按其使用功能而言,可分为复制、删除、目录、显示和打印、批处理以及其他命令等几类,下面将按这种分类方式简单介绍DOS命令。 (一)复制类命令 1.磁盘格式化命令——FORMAT(外部命令) 一张新的软盘在第一次使用之前要首先进行格式化(Format)处理,格式化又称初始化。 格式化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Format[〈盘符〉:][/S][/V] 例:C:\〉Format A: Insert new diskette for drive A: and strike ENTER when ready 注:①若要把DOS系统的文件复制到进行格式化的软盘上,应加上[/S]任选项,其命令为: Format[〈盘符〉:]/S 例:c:\〉FORMATA:/S 命令执行时,对A盘进行格式化,同时将DOS系统的主要文件IBM DOS.COM,IBMBIOS.COM和COMMAND.COM复制到A盘上(除COMMAND.COM外,其余两个文件只能以这种方式复制),这张盘就可以作为系统盘使用了。 ②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使用格式化命令时,一定要注明驱动器,尤其是有硬盘的计算机更应如此,因为当前驱动器往往是硬盘(C盘),而许多重要的文件都装在硬盘中,如果在格式化时,不写明驱动器,就会对C盘进行格式化,C盘上的所有信息都将被破坏,造成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在使用FORMAT命令时,一定要写上“A:”或“B:”,指定对A盘或B盘进行格式化。 2.复制文件命令——COPY命令(内部命令)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提到“拷贝”文件,其实拷贝就是COPY的译音,意思是复制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复制文件。例如,为防止操作不当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对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复制一份或几份备份文件。用户之间互相交流软件,一般也是用COPY命令将文件复制。 文件复制命令的格式为: COPY[〈盘符〉:]〈文件名〉[〈盘符〉:][〈目标文件名〉] 例1:把当前驱动器C盘上的文件T1.EXE复制到A盘上,且文件名不变。 C:\〉COPY T1.EXE a: 例2:把A盘上所有扩展名为.BAS的文件复制到C盘上,当前驱动器为C。 C:\〉COPY A:*.BAS C: 例3:把C盘上的ZB子目录下的文件ZB.PRG复制到SDZB子目录中。 C:\〉COPY zb\zb.prg\SDZB\*. * 3.全盘复制命令——DISKCOPY(外部命令) 一般比较重要的或新购置的系统盘或其他软件,在初次使用之前应先做备份,以防在使用时将源盘破坏。用DISKCOPY命令能将源盘(被拷贝信息所在盘)上的信息全部复制到目标盘上,也就是对整片盘进行复制,因此又称这种操作为“盘拷贝”。 DISKCOPY虽然也是复制命令,但它与前面介绍的COPY命令有所不同。COPY命令是按文件进行复制,而DISKCOPY则是对整个软盘进行复制,而且DISKCOPY命令只适用于软盘间的复制,不能用于硬盘拷贝。命令格式为: DISKCOPY[盘符:][盘符:] 例:将A盘上的内容全部复制到另一张A盘上,当前驱动器为C: C:\〉DISKCOPY A:A: (二)删除文件类命令 删除文件的命令有两种形式,但作用完全相同,其格式也完全相同,如下所示: ERASE[〈盘符〉:][〈路径〉]〈文件名〉 或DEL[〈盘符〉:][〈路径〉]〈文件名〉 例:删除根目录中的CC.EXE C:\〉DEL CC.EXE (三)目录类命令MS-DOS的文件系统采用树型目录结构,树中的每个结点都有一个名字以供访问,树的对点分为三类,根据点表示根目录,而树叶则表示普通文件。 根目录又称系统目录,每张盘上只有一个根目录,它是在盘片格式化时建立的。单面盘的根目录最多允许64个文件或子目录,而双面盘则允许112个。子目录是包含在根目录或其它子目录中的目录。 1.建立子目录命令——MD(内部命令) 当多个不同的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时,最好各自使用MKDIR(MD)命令建立自己的子目录,建立子目录的命令很简单,其格式为: MD[〈盘符〉:]〈路径名〉 命令中的盘符是可选择项,但路径名不能省略。 例如:从C盘的当前目录下建立RSER2子目录 C:\〉MD USER2 2.显示和改变当前目录的命令——CD(内部命令) 建立子目录后,你要显示当前工作的子目录,打入:C:〉cd CD[[〈盘符〉:]〈路径〉] 例如:要进入ZB子目录,具体操作如下: C:\〉CD ZB 3.删除子目录的命令——RD(内部命令) 计算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磁盘上往往有许多无用的文件、目录,对这些文件和目录应予清理,否则,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影响运行速度,删除子目录的命令格式如下: RD[〈盘符〉:]〈路径〉 例如:删除USER1子目录,且该子目录为一级子目录 C:\〉CD USER1 C:\〉DEL*.* C:\〉CD\(退到根目录) C:\〉RD USERE1 注意:用ERASE和DEL命令不能撤销一个非空的子目录,只有当子目录内部不包含文件和目录时,它才可能被撤销。必须提醒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其上一级子目录时执行RD命令。 (四)显示打印类命令 1.清屏幕命令——CLS(内部命令) 清屏幕命令的作用是清除掉当前目录上所显示的内容,为在屏幕上继续显示其它信息做准备,其格式如下:CLS 2.显示磁盘上的文件目录——DIR(内部命令) 在上机操作时,经常要查看软磁盘或硬磁盘上有哪些文件以及文件占有的空间等,查看磁盘上的文件目录可使用DIR命令。 DIR[〈盘符〉:][〈文件名〉][/W][/P] 有些情况下,用户只想了解磁盘上有哪些文件,对文件的长度,建立时间并不感兴趣,这时可以采用简略表示,即选用[/W]。这种简略显示的格式是每行显示五个文件名,文件的其它信息(如占用空间等)均不显示。使用DIR命令后文件名依次显示出来,若目录显示的速度太快,可以用dir/p参数它每显示一屏暂停一次,或Ctrl+Numlock两个键,暂停显示。待看清后按任意键即可继续显示。 (五)输出文件内容的命令——TYPE(内部命令) 用TYPE命令可以把文件的内容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上,其格式为: TYPE[〈盘符〉:]〈文件名〉 例如:显示A盘的文件FILE.TXT C〉TYPE A:FILE.TXT 如果希望把文件打印出来,应在打印机电源接通,打印机处于联机状态下,再由打印机发出一个启动打印机的命令,启动打印机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在使用TYPE命令之前,同时按Ctrl+P键,打印机被启动,这时所有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都在打印机上打出来,打印结束后,再按一次Ctrl+P键,解除打印状态。 ②TYPE [〈盘符〉:]〈文件名〉〉PRN 例如:TYPE A:FILE.TXT〉PRN 命令中的“〉PRN”表示把TYPE命令的输出由屏幕转向到打印机上。 (六)批处理文件 例如:用任意的一种编辑方式编辑一个文件名为zb.bat的批文件,内容如下: cd\zb &&进入植保子目录 dbase zb &&运行主控程序zb.prg cd\ &&退到根目录 注意:批文件名的后缀必须是.bat。 (七)其他命令 1.文件换名命令——REN(内部命令) 如果想把已存在磁盘上的文件改换文件名,可以用REN命令: REN[〈盘符〉:][〈路径〉]〈旧文件名〉〈新文件名〉 2.设置日期命令——DATE(内部命令) 当需要显示或改变系统内部时间时,可在DOS提示符下使用设置日期命令DATE,格式为: DATE[mm-dd-yy]或[mm/dd/yy] 例如:设置日期为1990年11月20日: C:\〉DATE 11-20-90 或C:\〉DATE 11/20/90 3.设置时间命令——TIME(内部命令) TIME命令的作用时是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格式为: TIME[hh:mm[:ss[.xx]]] 例如:设置时间,可按如下形式: C:\〉TIME10:20(可输入时、分) 或C:\〉TIME10:20:30(可输入时、分、秒) 或C:\〉TIME10:20:30.50(可输入时、分、秒、百分之几秒) 五、PE实用编辑软件 PE实用编辑软件是中国科学院联想集团公司移植国外文字处理软件“Personal editor”为中国用户开发的一种文字处理系统,该系统更适合我国国情,它具有联想字、联想词、造字、造词等多项功能,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是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可缺少的软件工具之一。下面我们以LXPCPLUSV3.1版为例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一)常用功能键(注:s=Shift,a=Alt,c=Ctrl) F1——帮助清单 F2——存当前文件(不退出) F3——存当前文件并退出 F4——退出 F5——清除光标所在行 F6——清除光标直到行尾的内容 F7——印出当前文件 F8——切换被编辑文件 F9——插入一行(该行被插入在光标所在的下一行) F10——插入一行并对齐上行 ESC——进入或退出命令状态(即命令行与编辑行的互换键) INS——进入或退出插入状态 exit——退出DOS,返回PE * * * c-A——删除光标所在行 c-X——交换光标行与下一行 c-Y——复制光标所在行 c-D——运行DOS c-ENTER——执行命令行上的命令 * * * s-F9——显示当前目录下文件(同dir) s-F10——在.DIR文件中用光标指定欲编文件 s-F3——打印当前屏幕内容 * * * a-X——输入特殊字符 a-F1至a-F5由使用者任意改变其配置 a-F6——ASCII码 a-F7——常用(一般多用于打印表格) a-F8——全角 a-F9——进入主菜单(包括显示方式控制、输入方式控制、打印参数控制、键盘模拟、联机帮助、直接返回) (二)光标移动,窗口控制 八个游标移动键 Tab——光标正跳TAB点(一个TAB点为8个字符) s-Tab——光标反跳TAB点 c-M——把屏幕改变为多个窗口 c-V——光标定位到同一文件的下一窗口 c-W——光标定位到下一窗口 c-Z——把光标所在窗口放大到充满屏幕 c-Home 移到文件顶部 c-End 移到文件底部 c-PgUp 移到屏幕顶部 c-PgDn 移到屏幕底部 c-← 左移40列 c-→ 右移40列 (三)编辑操作命令 edit filename 编辑指定文件(同E filename) save filename 保存编辑结果(同F2 filename) name filename 命名被编辑文件 file filename 保存编辑结果并退出(同F3 filename) quit 退出(同F4) dir 显示当前目录下文件(同s-F9) chdir 改变当前目录 rename f1 f2 改变文件名字 erase filename删除指定文件 dos 运行DOS(同c-D键) print 打印被编辑文件 (四)增删命令 误删恢复 Ins——插入和或替换状态转换 F9——插入一行 Del——删除光标所在处字符 backspace——删除光标以前的字符 F5——清除一行内容 F6——清除直到行尾 c-A——删除光标所在行 a-D——删除标记区(此时标记区原有的内容被删除,后面的内容前移) s-F4——若光标未离开该行,可使其恢复到光标第一次进入此行时状态 c-U——切换到.UNNAMED文件中,其中包含前十次被删除的内容可用复制命令恢复(需注意:若已退出了PE编辑状态,则此命令无效) (五)查找和替换 1.搜索 I/字符串/控制符 (控制符为-反向搜索) (控制符为m只搜索标记区) 2.替换 c/老字符串/新字符串/控制符 (控制符为-反向搜索) (控制符为*替换时不询问替换) (控制符为m只搜索标记区) s-F5——确认替换 c-ENTER——再次执行命令行上的命令 (六)标记区操作 a-B——块标记,用于矩形块、垂直行或水平行 a-C——字符标记,用于句子、短语和字符 a-L——行标记,用于一行或一段(一次标记光标所在的一行) a-U——撤消标记区(仅撤消标记区,但内容仍在) a-T——光标移动到标记区头 a-W——光标移动到标记区尾 a-Z——复制标记区内容 a-D——删除标记区 a-M——移动标记区内容 a-O——覆盖标记区 a-F——用特定字符填充标记区 c-P——打印标记区内容 (七)版面整理 s-F7——标记区内容左移 s-F8——标记区内容右移 c-L——屏幕内容左移 c-R——屏幕内容右移 a-S——按光标位置分成二行 a-J——二行并成一行 a-A——英文微调 c-B——把光标当前位置设置为左边界 c-E——把光标当前位置设置为右边界 c-I——把光标当前位置设置为缩进位置 c-C——把该行文字调到左右界线中间(用于标题) a-N——使一段内容按左右界排齐(中文排版) a-P——使一段内容按左右界排齐(英文排版) a-E——进入文字处理状态(每行20汉字) a-Y——退出文字处理状态(set margins1 254 1) a-G,a-H,a-I=20*20=稿纸格式打印 c-Q——删去a-H划出的表格线,留下文本行。 (八)画表格线 1.按住Shift键时,八个光标移动键用于画表格线 2.速制表方式之一(在pe编辑方式下): 先用Alt-7进入制表方式,移动光标调整大小,Enter确认并继续,Esc退出制表方式 先标记要删除的表格,再用Alt-8确认 3.快速制表方式之二(在lxpcplusV3.2版中) 在使用lx-pe编辑方式下,用Alt-7进入制表方式,可直接使用↓、←、→四个光标移动键,随意画表格。 (九)打印效果设置 c-F1标准字型(即宋体且X和Y的比例均为03,字距02,行距06) c-F2加重(如:全国植物保护总站) c-F3下线(如:中国) c-F4上标(如:X2,Y3) c-F5下标(如:O2,CO2) c-F716*16点阵 c-F仿宋体 c-K楷体 c-H黑体 c-S宋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