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游离皮瓣移植
在动物体上进行实验性游离皮瓣移植,主要是训练移植技术和研究皮瓣的存活等。大白鼠和家兔是用来训练显微外科技术和进行某些组织器官移植的理想动物。我国张涤生等首先在1964年进行此项实验,获得成功,皮瓣成活率达66%。
大白鼠和家兔的下腹部皮肤血供,来自腹壁浅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它们在腹股沟韧带下起于股血管。血管外径分别是,股动脉0.8mm(大白鼠)、0.9mm(兔),股静脉1.0mm(大白鼠)、1.2mm(兔),腹壁浅动脉0.2mm(大白鼠)、0.3mm(兔),腹壁浅静脉0.3mm(大白鼠)、0.35mm(兔)。
大白鼠游离皮瓣移植实验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大白鼠,以体重200~300g最好。应用异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剂量为4mg/100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一次注入腹腔内。根据需要,每2小时追加上述剂量一半。兹以下腹部皮瓣移植于颈部为例,简述手术步骤和方法:
❶麻醉后剃净下腹部、股部和颈部皮毛。
❷设计移植的皮瓣。内界不过正中线,外界可达腋中线,上界可超过脐以上,下界可达股上端。皮瓣面积可采取6×4cm。
❸沿皮瓣下端周围切开皮肤,并严格止血。
❹掀起皮瓣下端,解剖和显露股部血管,及布向皮瓣内的腹壁浅血管。
❺在腹壁浅血管起点远端结扎、切断股血管,保留其近端。
❻切开剩余的皮瓣周围皮肤,自上而下将皮瓣沿腹壁深筋膜游离至血管蒂部。至此,皮瓣即将完全游离,待受皮区准备结束后离断血管进行移植。
❼在颈部沿锁骨上约1cm处作横切口,显露供缝接用的一侧颈动、静脉。
❽在靠近腹股沟韧带处,切断皮瓣的股动、静脉。至此,皮瓣完全离体。缝合供皮区创面。
❾将皮瓣置于颈部创面,选用下述方法缝合下述血管: 股静脉与颈静脉吻合可选用端端、端侧、盘侧和嵌接吻合方法。股动脉与颈动脉吻合,血管缝接方法同上。血管外径约1mm左右,选用11-0无创尼龙针线为佳。由于血管肌层菲薄,外膜不宜彻底清除,以免损伤血管。缝接血管过程中,用肝素普鲁卡因溶液(肝素50mg置于2%普鲁卡因200ml内)滴注血管缝接部位,以防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
❿切开皮肤后即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游离血管等组织,一般放大6倍,缝接血管时可放大10~20倍。(11)用纱布松松包扎移植的皮瓣,以防皮瓣悬垂而牵拉已缝接的血管,并绕以塑料项圈,以防大白鼠自行牵拉皮瓣或相互将皮瓣咬食。(12)术后向腹腔内注入5%葡萄糖盐水5ml。
家兔游离皮瓣移植实验 将一侧下腹部皮瓣移植于对侧为例,简述手术步骤和方法:
❶麻醉: 以异戊巴比妥钠30~40mg/kg作静脉麻醉。
❷将两侧下腹部及股部皮毛剃净。
❸兔仰卧位固定。
❹皮瓣设计: 下界腹股沟韧带下,上界肋弓下缘,内界不过腹中线,外界不过腹外侧缘,在此范围内可取10×4cm大皮瓣。
❺先于股部切开皮肤,显露股动静脉及腹壁浅动静脉,以后者起点为中心,将股血管各游离1cm一段。
❻切开腹部皮瓣,自上而下沿腹肌筋膜将皮瓣游离,但血管蒂暂不予切断,将皮瓣置原处保护备用。
❼在对侧下腹部作弧形皮肤切口,以容纳移植的皮瓣。并显露股动静脉。根据血管缝接方法,将此血管作相应处理。
❽在皮瓣血管起点部位上下各1cm处切断股血管。结扎供区血管断端。
❾将皮瓣移植于对侧下腹部,根据血管情况,选用下述缝接方法:端端法、盘侧法和嵌接法,先接静脉后接动脉,用9~11-“0”无创尼龙针线,手术显微镜放大6~10倍。
❿将皮瓣与受皮区皮肤分层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