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季风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季风气候jifeng qihoumonsoon climate

由于风的季节性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一年内冬、夏季节之间,盛行风向、降水等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充沛,气候炎热潮湿。
早在中国西汉时,在《史记》中就提到各月风向转换的情况。古代,阿拉伯人也已知道季风现象并用之于航海。但科学地研究季风,则是由英国E.哈雷开始的。1686年,哈雷首先提出季风一词,并指出季风是海陆热力环流作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后,高空、地面以及海洋上的气象观测资料不断增多。人们对季风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一般认为季风是在海陆分布、行星环流和地形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这几种因子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一。
世界季风区 按照С.П.赫洛莫夫季风指数划分(见季风指数),世界上主要的季风区域,一般都出现在大陆东岸,例如亚洲大陆东岸(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家)、南部非洲东岸、北美洲大陆东岸、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大洋洲的北部地区等,见图。季风气候区一般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充沛的降水、一定的温度、热量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世界季风分布

地面主要风向的平均频率用三种方式表示:1.超过60%;2.60~40%;3.40%以下,没有阴影的区域为非季风区


中国季风气候 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冬季,在单一的极地大陆气团影响下,盛行偏北风, 各地的气温、湿度普遍降低,并低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风有两支:一支是来自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季风,影响中国东部广大地区; 另一支是来自印度低压的西南季风,主要影响中国西藏南部、云贵高原以及华南地区。在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下,东部、南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降水增多,湿度增大,气候湿热。受夏季风影响的西界,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西面、北面,已不属于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型。主要特征是一年之中随着季风的转换,降水量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和南亚是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地区,但两者的气候仍有差别。东亚属副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源于大陆的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气候湿热。但干季与雨季的差异不及南亚显著。南亚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成为干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成为雨季。冬夏干湿悬殊。季风气候地区,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季风的强弱与进退,各年不一,也会引起旱涝灾害。季风气候地区一般分布在大陆东岸,如亚洲大陆东岸、南部非洲东岸、北美洲东岸、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及大洋洲的北部与东岸等属之。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Jifeng qihou

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一般指海陆季风的气候而言,即冬季盛行气流来自大陆,天气干燥寒冷;夏季盛行气流来自海洋,天气潮湿炎热。东亚和南亚为典型季风气候区,但因两地所在纬度不同,东亚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如中国大部分地区,纬度稍高,北方蒙古高原为冬季极地大陆气团源地。所以干冷的冬季天气在东北及内蒙古、新疆从10月至次年4月达六个月之久,其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暖湿,是主要的雨季;冬季干冷,春、秋为过渡季节。南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如印度,因纬度低、为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形,而冬季风较弱;夏季风极强,常以“爆发”之势出现,其主要气候特征为:干、湿季明显,西南季风到达前为很长的干季,西南季风控制时期为连续雨季。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丰富,且有充沛雨量配合,对农作物生长极有利,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但季风的年际变率很大,易出现旱、涝自然灾害。

☚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

季风气候

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影响,低温干燥;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 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温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中国气候形成以下特征:
❶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❷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❸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❹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

❺冬季中国东部地区比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
根据冬、夏季风对各地区气候的不同影响结果,可对我国进行季风气候区划。以下介绍高由禧、徐淑英先生的我国季风气候区划。该区划把我国划为: 常年西风带区、副热带季风区、热带季风区、赤道季风区和西藏高原季风区等五个大区。
赤道季风区主要包括南沙群岛及其以南海域,冬季已经位于冷空气极锋平均位置以南,因此本区虽然冬夏风向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冬季中一般已不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年变化十分缓和。
热带季风区的南界就是冬季冷空气极锋平均位置,冬季已有冷空气影响。本区北界在北纬25°左右,即大致西南季风影响的北界。因此本区夏季中先后受到从太平洋上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南海来的西南季风影响,是我国风向季节变化最鲜明的区域。
副热带季风区北界为盛夏极锋平均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南界在北纬25°。因此本区冬季受西风带冷空气影响,而夏季则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
西藏高原季风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北界即是常年西风带的南界,在河西走廊地区约相当于海拨3000米等高线,南疆南部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东界即是东亚冷空气南下的地形性锋区,其南段即为昆明准静止锋,锋以西天气晴朗温暖,与锋以东的阴冷潮湿天气完全不同。
东部副热带季风区和西藏高原季风区以北便是常年西风带区。本区最东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年雨量200—400毫米之间,但西部地区则基本都是干旱荒漠地区了。

☚ 最大积雪深度   柑桔气候 ☛

季风气候

monsoon clim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