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史精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史精华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吴士玉等奉敕编。本书采集子部、史部以及少数经部、集部书中有关社会、自然、文化的名言隽句汇编成册,以存上古至元典故、词藻之精华。全书分天、地、帝王、皇亲等三十部。部下再分二百八十类。各类之中收名言隽句,每条以句中精要词语作标题,以原文和注释分双行夹注于下。本书剪裁有法,考核精良,采摭丰富,收文联贯完整。但分类不易掌握,查找颇感不便。有清宣统元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石印本。

☚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

子史精华

 《子史精华》是清代一部专门采集子书和史书中名言隽句的官修类书。清张廷玉、吴士玉、吴襄等40余人奉敕编撰。他们以雍正帝“采掇子史、芟芜撷秀”之语为宗旨,摘辑先秦诸子至历代朝野杂记等子、史两类书中历史故事、自然知识、学术文化等名言隽句、成语典故等类编成是书。该书始编于康熙六十年(1721),成书于雍正五年(1727)。主要的版本有:清雍正五年(1727)武英殿刊本;清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蜚英馆石印本;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集成图书公司石印本等。其中以积山书局石印本最便使用。
 张廷玉(1672-1775),字衡臣,号砚斋,清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明史》即在他任总裁时告成。编辑《子史精华》时任校对。著有《传经堂集》。吴士玉(生、卒年不详),字荆山,清江苏吴县人。为诸生时,即以文名天下。康熙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任《子史精华》总裁。著有《映剑集》。
 该书共160卷,分30部,计卷1-卷5:天部;卷6-卷12:地部;卷13-卷20:帝王部;卷21-卷23:皇亲部;卷24-卷27:岁时部;卷28-卷36:礼仪部;卷37-卷44:设官部;卷45-卷64:政术部;卷65-卷71:文学部;卷72-卷76:武功部;卷77-卷80:边塞部;卷81-卷86:伦常部;卷87-卷96:品行部;卷97-卷104:人事部;卷105-卷106:乐部;卷107-卷110;释道部;卷111-卷115:灵异部;卷116-卷119:方术部;卷120-卷122:巧异部;卷123-卷124:形色部;卷125-132:言语部;卷133-卷134:妇女部;卷135-卷142:动植部;卷143-卷144:仪饰部;卷145-卷146:服饰部;卷147-卷148:居处部;卷149-卷150:产业部;卷151-卷152:食馔部;卷153-卷154:珍宝部;卷155-卷160:器物部。部下详分细目,凡280类。其体例与《北堂书钞》、《白孔六帖》相近,但采摭更为繁富。每类都用大字将引文中精要且能独立的词语作标题,用双行小字先注明出处,后排列引文。附以注释,间有按语,略加考证。其形式举卷69文学部“书法”条为例,下面前列的是词语摘要,括号内的即原书的双行小注:
 好书(《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苍颉独传者一也。)产而能书(《淮南子》:史皇产而能书,羿左臂修而善射。)心画(《扬子》: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笼鹅(《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二宝(《宋书 ·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竞,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经史子集四部之书,史籍浩繁,子籍庞杂,颇不易得,“学者虽病其冗滥,而资考证广学问者,又错出其中,不能竟废,卷帙所以日繁也。或寒门细族,艰于购求;或僻壤穷乡,限于耳目。则涉览有所不能遍,或贪多务得不别瑕瑜;或嗜异喜新,偏矜荒诞,则持择有所不能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该书能选择群书之精要,且剪裁有法,繁简得中,考核精良,句中引文联贯完整,并详注出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其为“守兹一帙,可以富拟百城。于子史两家,诚所谓披沙而简金,集腋而为裘矣。”故该书在乾隆以后影响颇大,光绪、民国间多次刊印。今天,对于文学研究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史精华

工具书。 清张廷玉(1672—1755)等编。一百六十卷。廷玉有《骈字类编》已著录。此编系康熙间张廷玉等奉敕撰。专门采集子书与史书中名言要语,分类排比,故以“精华”名。分三十类,类下分目,总二百八十目。以精要词语标示,下面列出有关材料。《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于文史两家著作中“抄沙而简金”。可用以检索词汇典故。有雍正五年(1727)刻本及各种通行本。

子史精华

子史精华

(清)康熙敕撰。160卷。因四部之书浩繁庞杂,故康熙命儒臣摘辑先秦诸子,至历代子、史中历史故事、自然知识、学术文化等名言隽句、成语典故,汇编成书,分天、地、帝王、皇亲等30部,每部又分类,凡280类,以引文中词语标目,先注出处,再录原文,附以注释,间有按语,略加考证。有雍正间武英殿刻本及民国间各种影印本。

☚ 名物类考   古事比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纪传编年以外,凡稗官野记,皆得自托于史。儒家以外,凡异学方技,皆得自命为子。对学者来说,因其冗滥,颇不易得。一般人也很难得以查阅。因此,康熙帝命儒臣摘辑先秦诸子,至历代朝野史杂记等子、史两类书中历史故事、自然知识、学术文化等“名言隽句”、成语典故,类编成书。故曰《子史精华》。全书分三十部,即天、地、帝王、皇亲、岁时、礼仪、设官、政求、文学、武功、边塞、伦常、品行、人事、乐部、释道、灵异、方术、巧艺、形色、言语、妇女、动植、仪饰、服饰、居处、产业、食馔、珍宝、器物。每部又分若干类,共分二百八十类。每条以原句中能独立的词语作标题。用双行小字注明出处,排列引文。附以注释、间有按语,略加考证。《四库全书总目》称曰:“大书以标其精要,分注以详其首尾。元元本本,条理秩然。繁简得中,剪裁有法。守兹一帙,可以富拟百城。”用以采撷典故、辞藻,颇为方便。但由于内容繁杂,分类亦不十分精确,有的词属类不清。查找不便。有雍正五年(1727)武英殿刊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十八年刊本、清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清宣统元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石印本、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本。

子史精华

子史精华

(清)张廷玉等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影印出版。2册。160卷。雍正三年(公元1727年)成书。专辑子部、史部的名言隽语,故名。采辑范围,上自先秦诸子,下及元前的稗官野史。共分为天、地、帝王、皇帝、岁时、礼仪、设官、政术、文学、武功、边塞、伦常、品性、人事、乐等30部,280小类。小类之下,仿《北堂书钞》、《白孔六帖》体例,先摘语中精要词语用大字作标题,后用双行小字注明出处,排列摘语原文、注释,间或略加按语。

☚ 古今图书集成   渊鉴类函 ☛
000000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