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豆生产机械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豆生产机械化mechanization of soybean production

在大豆生产各项作业中,机电动力和机具的广泛应用。
概况 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三个大豆主要生产国,1988年大豆总产量分别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44.3%、19.7%和12.6%。
在美国,大豆是继小麦以后,最早实现机械化的作物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各项作业都已使用了机械。1945~1949年与1915~1919年相比,平均每公顷使用的劳动量由84.5小时减少到47.4小时,减少了43.9%。生产1吨大豆所用的劳动量则由45.3小时减少到20.9小时,减少了53.9%。1950年以后,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1979~1983年每公顷和每吨大豆平均使用的劳动量分别为8.15和1.2小时,与1945~1949年相比分别下降了82.8%和94.3%。
在中国,大豆生产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在该省的国营农场,大豆生产的机械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实施,到60年代中除收获作业外,其他主要作业都使用了机械。
整地机械化 平作栽培大豆的整地要求和使用机具与小麦等粮食作物基本相同。在中国黑龙江省,为适应垄作栽培大豆等整地作业的需要,在70年代发展了深松耕法,推广使用带有深松部件的垄作犁。80年代初,又在垄作犁上增加了分层施肥部件,在深松起垄的同时分层深施化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播种和中耕除草机械化 大豆播种有条播和精密穴播两种。条播时使用通用谷物条播机或专为条播大豆设计的单体机械式条播机,在播种同时混施种肥,播后用V形或环形镇压器镇压。中国在60年代发展使用播种中耕通用机,换装不同工作部件可分别用于大豆的播种和中耕作业,并可采用平播、垄上播种、随播随起垄等不同作业方式。美国发展使用的能一次完成整地、播种、施种肥和除草剂等多项作业的联合作业机组,以及在麦茬地上直接播种大豆的免耕播种机,可减少作业次数,减轻机组对土壤的压实,并保持土壤水分。精密穴播则采用气吸、气压或气吹式等气力排种精密播种机或指夹式、带式等机械式精密播种机,每穴播1粒经过精选的大豆种子。
大豆出苗后用网状耙或钉齿耙进行苗期除草;在生长期间用通用型的行间中耕机或播种中耕通用机进行松土除草,同时施追肥。在美国,由于除草剂的应用,有的大豆种植者免除了机械中耕。但为了破碎地表硬壳,有的也采用旋转锄式行间中耕机。
收获机械化 20世纪初美国开始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但收获损失较大。以后将原割台的切割器换装大豆低割装置,以减少由于结荚部分低而造成的收获损失,但由于横向仿形能力差,使用效果不好。60年代以后出现了能仿形低割的挠性切割器;70年代又出现了专用于大豆收获的挠性割台和对行大豆割台,使收获损失显著减少。美国农业部门还从育种方面着手,培育最低结荚部位较高的大豆品种,进一步减少机械化收获大豆的损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