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报恩寺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报恩寺遗址

大报恩寺遗址

位于中华门外。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初名建初寺,取江南初建佛寺之意。后曾名长干寺、天禧寺、慈恩旌忠寺。明初遭火焚,成祖朱棣为报母恩,按宫殿形制重建,调集军役匠夫10万人,于永乐十年(1412)动工,至宣德六年(1431)才告竣工,历时19年,工程浩大,建有楼阁20余座,画廊118间,经房38间,八面九级琉璃宝塔一座,名为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盛时僧众曾达500余人。我国佛教各大宗派,均在此设讲经堂。寺内有庞大的佛经印刷场,负责雕刻印刷5000卷以上的大部佛经。院内种有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五谷树、婆娑树等珍贵树种。清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杨韦内讧,寺塔俱毁。现仅存殿宇一进、龟趺一对、《大报恩寺碑》一通。碑身巨大,高约5米,形制崇宏。碑额书“大报恩寺志”,前已残缺两字。碑文亦漫漶难辨,记有明宣德三年(1428)立字样。下承龟趺,亦残缺。碑左原有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碑一座,现仅存龟趺。

☚ 长干里   雨花台烈士陵园 ☛
000015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