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霉菌病
引起人体肺部疾病的霉菌主要有念珠菌、笰状菌和放线菌,因这些霉菌引起的疾病分别为肺念珠菌病,肺笰状菌病和肺放线菌病。
肺霉菌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但自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由于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的霉菌就占有优势而繁殖,肺霉菌病也随之增多。肺霉菌病一般不需外科手术治疗,这里仅简述肺放线菌病。
肺放线菌病的病原体大多为伊氏放线菌,常寄生于口腔和咽喉,如侵入组织,即具有菌丝形状,与脓液混合时即成1~2mm直径的黄白色小团状,称为硫磺颗粒。放线菌病的病理特点是产生肉芽肿性炎症。本病发现时常为亚急性或慢性病变,肉芽肿和纤维组织混合,形成硬结,中夹有小脓肿,如穿破皮肤便形成窦道。最常见于面颌部,其次为腹部,再次为肺,肺部病变约占全身病变的10~15%。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与肺结核相似。X线检查难与肺结核、肺癌等鉴别。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痰中找到硫磺颗粒。检查时,在痰中选出黄色小粒,用玻片压破,在低倍显微镜下,见到颗粒的中央部分有菌丝交织,外围的菌丝呈放射性排列,菌丝的终端为杵状,即可获得诊断。对放线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大量青霉素长期应用,但因病变中有广泛的纤维性变,药物有时不易达到病变深部,故常与切开引流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