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科手术针刺麻醉
四肢骨科手术种类繁多。目前应用针麻的多为上肢软组织手术,如肌腱移植术和肿瘤切除术等。下肢用针麻施行手术的相对较少于上肢; 常做的如马蹄足肌腱移植术、股骨颈骨折三刃钉内固定术、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截肢术和关节固定术等。脊柱部位则以颈椎前路手术和腰间盘脱出症手术为多。肢体手术用针麻,常因止血带使用时间较长(30~60分钟后)而出现止血带反应,尚无完善的解决办法。在皮肤、筋膜、滑膜和骨膜等部位仍发生镇痛不全现象,从而导致肌肉紧张,或肌张力增高,影响手术操作。所有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克服。针麻下手术,病人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能使肢体保留有主动运动的功能;这对于配合医生手术来说,是有利的。
四肢骨科手术施行针麻,穴位选择主要根据神经节段理论和循经取穴原则。上肢手术多选用患侧天鼎、极泉、腋平或阿是穴(指按神经分布区域选取敏感点)。下肢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常选用患侧的冲门、夹脊(相当于腰3部位)穴,或选患侧肢体近端穴位,如气海俞、大肠俞和殷门等。这些腧穴位置相当于腰神经根穿出部位;刺激这些穴位可在膝前、外、后侧产生镇痛效应。股骨颈骨折三刃钉内固定术常取患侧夹脊(相当于腰1~3)、环跳、冲门、悬钟、太冲或三阴交、足三里、外丘等。刺激方法多采用电针;电脉冲穴位刺激方便,维持穴位针感也较手法运针简单。
据天津、上海、西安、武汉和山西等地报告,在千余例四肢骨科针麻手术中,效果满意者约在70%左右。也有的报告认为效果更好些,但重复性尚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