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囚绿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囚绿记 囚绿记散文。陆蠡著。写于1938年。后收入同名散文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出版。文章写自己一年前在北平生活的一段往事。在古城的孤独和寂寞中,作者渴望象征生命、希望和快慰的绿色;终于在黑暗小屋的圆窗外找到了绿色的常春藤,并把常春藤“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可是常春藤却不屈服于黑暗,固执地向窗外蔓延,迎着阳光生长。后作者离开古城去上海;临行前,他祝福“囚人”永葆青春,盼望着与他们有重逢的一天。文章通过对常春藤的思念和赞美,借物抒情,赞美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全篇情思缠绵细密,行文含蓄委婉,亲切动人。 ☚ 边鼓集 筵前 ☛ 囚绿记 囚绿记陆蠡著。1940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入文学丛刊。收《囚绿记》、《寂寞》、《独居者》等散文9篇。 ☚ 从东北来 西星集 ☛ 囚绿记 囚绿记陆蠡作。收入1940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囚绿记》。叙写作者旅居北平时出于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住进了一个窗外有着绿影的房间,并牵引进一枝常青藤来,以“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这被“囚”的“绿”因此而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得细瘦,变得娇弱,然而,它的尖端仍然固执地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是多么执拗地向往着阳光和自然呀!在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描写中,寄托了当时困居于孤岛的作者渴求解放的拳拳之心,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愫。本文托物言志,寓人生哲理于自然景物,描写细腻,语调亲切,富有情韵。 ☚ 雨夜杂写 蛇与塔 ☛ 《囚绿记》 散文。陆蠡著。收入1940年出版的同名散文集。文章回忆作者在北平居住期间于住室圆窗外见到的一株常春藤。作者因喜爱它的绿色,曾将它的枝条拉入屋中,但枝条不久便发黄,变细,而且每一根藤蔓的枝端都卷曲着,倔强地朝向窗外的阳光。作者歌颂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以寄托自己对北方沦陷区的土地和人民的深切怀念。文笔细腻委婉,情感深沉蕴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