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guanyu zhenli biaozhun wenti de taolun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内外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场原则争论。1976年10月以后,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华国锋,思想上仍然坚持“左”的错误路线,阻碍拨乱反正的进行。他不但提出要“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号召干部党员“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而且在他批准的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正式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这就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对“天安门事件”平反,为邓小平出来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提出了“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这是对“两个凡是”方针的最早的批评。但是,华国锋一再重申“左”的错误理论,并说“在社会主义时期,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最伟大贡献,就是完整地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就说明,虽然十届三中全会正式做出了邓小平复职的决定,“十一大”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口号、方针并未纠正,“两个凡是”的思想仍然禁锢着许多人的头脑。这样,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和判断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共“十一大”之后,老一辈革命家们开始写文章阐述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1977年9月28日陈云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一文中强调“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所以,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实际上是区别真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标志之一。”1977年11月胡耀邦在中共中央党校主持讨论关于“文革”的研究提纲时,指出,“研究历史,应该有自己的脑袋”,“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大地之子》一书第122—123页) 他又直接领导在党校创刊了 《理论动态》内部刊物,探讨问题,大胆地向一些禁区冲击。1978年5月 《理论动态》第60期刊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经过胡耀邦审阅定稿后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报纸也陆续转载。文章首先说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就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 由于 ‘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 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接着分四个标题加以论述。最后指出: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这篇文章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干部、党员、知识分子受到启发,感到思想获得解放。也有些人有些疑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也应该是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也受到坚持 “两个凡是”的人们的责难, 认为是“砍旗”、“丢刀子”。由于这篇文章有邓小平等的支持,这些责难和阻挠,未能阻止讨论向深入发展。这次讨论涉及各个领域和许多问题, 但主要是围绕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态度问题进行的。尽管这应该是个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常识问题,但在当时“四人帮”设置的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还未打破的条件下,确实具有打破精神枷锁、解放思想的作用。它使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 使党有可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思想基础。 ☚ 粉碎“四人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Guanyuzhenlibiaozhunwentidetaolun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进行的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当前依然存在着“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错误倾向。这是“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必须坚决打碎。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文章的观点。虽然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的某些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汪东兴指责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主席思想的”,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加以压制。但是这一讨论受到党中央的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多数同志的积极领导和支持,讨论在全国逐步展开。从6月到11月,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进行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大讨论。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即开始了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和清查他们的帮派体系的斗争。随着斗争的深入,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彻底地拨乱反正,却遇到了华国锋提出和推行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挠。因此,要拨乱反正必须彻底批判“两个凡是”;而批判“两个凡是”,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于是,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势所难免了。 1977年4月,邓小平在给党中央的一封信中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成为这场讨论的先声。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的长篇文章,带头为拨乱反正积极作舆论准备。在这种形势下,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光明日报》又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正式公开发表,表明这场讨论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华社于当天就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随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也予以转载。文章极其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和否定,遭到华国锋、汪东兴等人的非议。文章一发表,他们就指责文章在理论上混淆了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界限,在政治上很坏。当时党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汪东兴在许多场合谴责文章的矛头是指向毛泽东思想,而给扣上“砍旗”、“丢刀子”的政治帽子,批评刊登该文的报社没有党性,甚至怒不可遏地提出: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邓小平等同志则公开站出来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领导这场大讨论。同年6月和9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和在沈阳、长春等地视察工作时,都曾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批评“两个凡是”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主持起草和修改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观。从6月到11月,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相继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要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讨论普及到基层单位。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把中共的路线重新转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 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 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 ☛ 00006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