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唐诗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唐诗话

全唐诗话

旧题南宋尤袤作。六卷,或作十卷、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乃贾似道门客廖莹中抄窃计有功《唐诗纪事》编成,清初尤侗则考为尤袤之孙尤焴所编。本书分人收录唐代诗人有关资料,内容简要,流传颇广。清乾隆间,浙人孙涛重为订正,并又增补续编二卷,以原书载其人而遗其事者入上卷,人与事俱未载者入下卷。《全唐诗话》有《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刊行。孙涛编《全唐诗话续编》则有《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

☚ 文章精义   诚斋诗话 ☛
全唐诗话

全唐诗话

诗话辑编。旧题宋尤袤撰,误。该书原不著撰者姓名,然其《自序》末有“咸淳辛未(1271)重阳日遂初堂书”一语,因尤袤号“遂初”,其堂亦名“遂初”,又有《遂初堂书目》,后人遂误题尤袤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考袤……光宗时卒(按:尤袤卒于光宗绍熙五年,即公元1194年),而自序年月乃题咸淳,时代殊不相及。”又“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遂致伪书之中,又增一伪撰人耳。”郭绍虞《宋诗话考》亦考得“周密《武林旧事》载有‘集芳御园后赐贾平章,有秋壑遂初客堂,度宗御书’之语”,可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甚确。廖莹中(?—1275),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今属福建)人。第进士。为南宋权相贾似道幕客。度宗咸淳中,似道断事于葛岭私第,大小朝政,多决其手。恭帝德祐初,似道罢相,犹追随不舍,旋自杀。家有世綵堂,颇富藏书。《全唐诗话》六卷,或作二、三、五、十卷,书中以人立目,共收唐代诗人三百二十馀人,或记其生平、佚事,或录其诗作,系抄袭《唐诗纪事》部分内容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校验其文,皆与计有功《唐诗纪事》相同。《纪事》之例,凡诗为唐人采入总集者,皆云‘右某取为某集’,此本张籍条下尚未及删此一句(按:张籍条下有‘右张为取作《主客图》’语;又,于鹄条下亦有此语)。则其为后人刺取影撰,更无疑义。”该书不仅抄袭《唐诗纪事》,且漫无选择标准,如于李白、杜甫,竟无一言及之;所录李约诗“我有心中事,不向韦三说”之类,亦为后人所嗤。惟《唐诗纪事》篇帙浩繁,该书作了删减,检阅较为方便,故流传较广。清人孙涛尝为之续补,撰有《全唐诗话续编》二卷。而该书作为断代诗话汇编的形式,则影响到王士禛的《五代诗话》、周春的《辽诗话》,从而形成了诗话汇编中的一个系列。有《津逮秘书》本、《历代诗话》本。

☚ 深雪偶谈   鹤林玉露 ☛

全唐诗话

偶简遂初主人 《全唐诗话》,约三百余家,虽片羽点斑,于三百年风会不能无憾,然而三变梗概,已具见矣! (毛晋 《汲古阁书跋》)

《全唐诗话》三卷。宋尤文简公尽唐甲子帝王、名士、方外、闺秀三百二十人,各钩其警语,摭其事实,唐人精力,殆尽于此。一代诗史也,今时罕传。(高儒 《百川书志》)

《全唐诗话》 十卷。原本题宋尤袤撰。……考袤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以光宗时卒,而自序年月乃题咸淳,时代殊不相及。校验其文,皆与计有功 《唐诗纪事》 相同。……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遂致伪书之中又增一伪撰人耳。毛晋不为考核,刻之 《津逮秘书》 中,疏亦甚矣。( 《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

全唐诗话

诗话。宋廖莹中撰。六卷。莹中有《韩柳二集》已著录。此书旧题“尤袤撰”。《天禄琳琅书目》 著录元刻本, 不著撰人。《四库存目提要》考此书非尤氏撰, 实出贾似道门客廖莹中之手,初题贾似道撰,“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成书约在理宗端平元年(1234)至度宗咸淳七年(1271)之间。内容基本抄自计有功《唐诗纪事》,取舍多有不当,且颇多舛误。明人杨慎、清人何文焕、孙涛,均有辨正。有《历代诗话》本。

全唐诗话

四卷。宋尤袤(1127—1194)撰。生平见《梁溪遗稿》条。书原本题宋尤袤撰。考尤袤乃绍兴二十一年 (1151)进士,光宗时卒。而自序年月乃题咸淳,复读其文,皆与 《唐诗纪事》相同。纪事之例,凡唐人采入总集者皆云右某取为某集。此本张籍条下,尚未及删此一句。因是知其为后人刺取影撰无疑。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贾似道假手廖莹中,廖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深恶贾似道之祸国殃民,改题尤袤名,以便行世。毛晋失于考稽,刻于《津逮秘书》中,遗误后人不浅。是书不及《唐诗纪事》搜罗之广,记事亦谬误错乱,价值不高。《四库全书总目》 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