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不親章】
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
語類 聖人説話,是趲上去,更無退後來。孟子説‘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這〕都是趲〔向〕上去,更無退下來。如今人愛人不親,更不反求諸己,教你不親也休;治人不治,更不及求諸己,教你不治也休;禮人不答,更不反求諸己,教你不答也休,我也不解恁地得。你也不仁不義,無禮無智;我也不仁不義,無禮無智,大家做個鶻突没理會底人。范忠宣所説‘以恕己之心恕人’。且如自家不孝,也教天下人不消得事其親;自家不忠,也教天下人不消事其君;自家不弟,也教天下人不消事其兄;自家不信,也教天下人不消信其友,恁地得不得?還有這道理否?【眉批】 范忠宣恕己恕人説辨。又曰:‘張子韶説中庸“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到“事父”下點做一句。看他説“以聖人之所難(克)〔能〕”,這正是聖人因責人而點檢自家所未盡處,如何恁地説了?而今人多説章句之學為陋,某看見人多因章句看不成句,卻壞了道理。’又曰:‘明道言“忠恕二字,要除一個,更除不得。須是忠,方可以行其恕”。若自家不穿窬,便教你不穿窬,方唤做恕;若自家穿窬,卻教别人不穿窬,這便不是恕;若自家穿窬,也教大家穿窬,這也不是恕。雖然,聖人之責人也輕,如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教他且存得這道理也得;“小人革面”,教他且革面也得。又不成只恁地,也須有漸。’賀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