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293禹惡旨酒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293禹惡旨酒章

【禹惡旨酒章】

惡旨酒,好善言。
蒙引 惡旨酒,則凡人情所欲者,皆不能動矣;好善言,則凡天理之正者,皆其所嗜矣。此雖二事,所該甚廣。在善讀者意會,不然是為數其事而稱之矣。○此之憂勤惕厲處,即存其所以異於禽獸也。○存疑 三王各舉两事,而自相為偶。惡旨酒與好善言對,好惡也;執中與立賢無方對,立政用人也;視民如傷與望道未見對,治人修己也;不泄邇與不忘遠對,尤明白。
執中立賢。
語類 問:‘“執中,立賢無方”,莫是執中道以立賢否?’曰:‘不然。執中自是執中,立賢自是立賢。’時舉。○蒙引 事事惟執其所謂中者而不失焉,不敢過也,不敢不及也。必欲其恰好而後已,其憂勤惕慮之心何如也?○立賢無方,蓋念天位之惟艱,欲與天下之賢共理之故也,惴惴然惟恐失天下之賢人之心也。所謂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憂勤惕厲又何如?○二句關涉亦甚廣大。
望道而未之見。
精義 伊川曰:‘望道而未之見,言文王視民如傷,以在上,望天下有道而未之見。’又曰:‘謂望天下有治道,太平而未得見也。’張子説同。○或問 程子説望道,恐未可為定論也。曰:‘以“而”為“如”,亦有據乎?’曰:云云。見小注。陸氏釋文序論音讀之訛,曰‘而、如靡異’,則混讀而互用之久矣。曰:‘是則然矣。然其曰“求道之功”者,恐非所以言聖人之心也,奈何?’曰:‘為是説者,正以其德為聖人,而心不自足如此,是乃所以深明聖人之心也,且子胡不以視民如傷〔者〕例而觀之乎?夫文王之民,固已無凍餒者矣,而視之猶若有傷,則其於道雖已與之為一,亦何害其望之如未見哉?若夫博施濟衆,猶以為病,而君子之道,夫子自謂未能,其心亦若此而已矣。如果聖人也,而其心侈然,每以聖人自居焉,則亦豈所以為聖哉?古今為説,迂回贅附,失其文字之本意,而於聖人之心,又不能有所發明,由不察于此而已。然則文字音讀之學,豈可忽哉?讀者細考乎此,而虚心求之,則庶乎其無所疑也!’
不泄邇,不忘遠。
精義 伊川云云。見章下。○大全 問:‘“泄邇忘遠”謂遠邇之人之事也,而横渠以祭事當之,又以不泄邇為取之事,乃有罪不敢赦之義,恐牽合,不如程子説。’曰‘此通人與事而言’云云。以下見小注。○答吴伯豐。又曰:‘不泄邇、不忘遠是無所不用其敬之意。’○或問 曰:‘或者謂武王之不泄邇、不忘遠,非仁也,勢不得不然也,信乎?’曰:‘此以世俗計較利害之私心窺度聖人者之言也。聖人之心,所以異於衆人者,以其大公至正,周流貫澈,無所偏倚,雖以天下之大,萬物之多,而視之無異於一身爾。是以其於人之痾癢疾痛,無有不知,而所以撫摩抑搔之者,無有不及,此武王之不泄邇、不忘遠,所以為德之盛而仁之至也。今曰迫於勢而非仁,則不知其視聖人之心為何如,而指所謂仁者為何物哉?蓋其學本出於權謀機變之巧,故凡其形於心術之間者,莫非計較利害之私,因以己心窺測聖人,而不自知其非也。世之學者,始則以其文字之美而悦之,及其誦習之久,而益嗜其腴,則雖端人良士,亦且與之俱化,而不自覺其心術之移矣,可不戒哉!吾為此論久矣,近讀陳魯公集有論此者,適與鄙意合,固德人之言也夫!’○語類 因論‘泄邇、忘遠’,老蘇説乖,曰:‘聖人心如潮水上來,湾坳浦漵,一時皆(到)〔得〕[1],無有遠邇。’。○存疑 以人言,若侍御僕從之在左右者,邇也;賢人之在側陋及親賢之藩屏於外者,遠也。以事言,如日用間起居飲食隨身而在,邇也;如民生休戚、國家利害或在千里之外耳目所不及見,或在數十年之後事機之未露者,遠也。
‘思兼三王’云云。
語類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此不可考,恐是周公自有此語。如‘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此直是周公曾如此(説)〔語〕[2]公明儀但舉之爾。‘四事’極説得好。。○蒙引 此一節看來只是時中。○存疑 本文‘其有不合’與注‘其事’之‘其’字,是指周公,非指三王,蓋周公之所行事與三王有不能合者。蒙引謂‘其’指三王,不是;注‘時異勢殊’,或謂是‘君臣殊勢’,不是。○蒙引 依饒氏两‘事’字要同‘其有不合’者,正指四事。如惡旨酒,是時去上古樸略之風猶近而絶之。至周公時,人文已盛,祭祀賓客安得絶酒?故人之云‘我有旨酒者,無慮數十’,是惡旨酒有不合者矣。在時所謂善言,在周公有行不得者矣;在時所謂中,在周公時又不為中矣。之立賢無方,人大抵親賢並用,亦其時勢有不得不然者。時乎當勞也,如佚道使民;時乎當威也,以生道殺民,亦不得拘於文王之親民如傷。其事果善矣,自信而不疑;理果當也,決行而無滯,亦不必拘於望道而未之見耳。邇者固不宜泄,亦有可親者;遠固不宜忘,亦有可略者。○增訂 困勉録存疑云‘其有不合’,蒙引作四事之外説。余初不然之,然於四事之内求其説而不得,始信虚齋燭理之精,其説為可從也。蓋旨酒則惡,善言則好,中則執之,賢則用之,民則愛之,道則求之,邇則不泄,遠則不忘,此皆古今之所同,未見有不合者。唯四事之外,如忠質文之異尚,子丑寅之異建,貢助徹之異法,似此之類,不可盡窮,以後觀前,以今視古,有不能合者耳。按:‘其有不合’,專就四事之外説。此蒙引初説則然,其後説則不爾也。子録其後説,又曰‘或兼四事’,與四事之外説亦可。然本文只是就四事説,於言外推廣則可也。

☚ 11_292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章   11_294王者之迹熄章 ☛
000025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