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现代化管理
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于保险管理,使之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过程。具体体现为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和管理方式民主化。
管理思想现代化 是指管理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其具体标志,一是重视知识,认识科学和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事业中的重要性,从而极端重视智力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培养;二是最大限度地应用科学技术新成就,使管理建立在先进技术装备的物质基础上。
管理机构高效化 是指实施管理的组织系统能有效地对企业或行业的运营进行计划、实施、控制和协调,形成坚实的内部凝聚力和灵活的外部适应力。高效化的管理机构应突出效能原则,克服官僚主义弊病,建立健全精干、职责分明并密切配合、效率高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机构的高效化受整体管理体制的制约,常常需在改革管理体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管理机构的高效化。
管理组织系统化 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现代保险业实施组织管理。根据系统理论,要保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不断发展,就要健全调节和控制机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协调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系统分析方法,即是把人和物及环境三因素综合分析,力求实现方案最佳化;调控手段,主要是利用信息输入和反馈过程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管理方法科学化 即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手段实施有效管理,具体表现为系统化、数量化、信息化和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等方面。系统化,是指根据事物的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及环境适应性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数量化,是指把数学运用于管理,通过定量分析,达到有效地协调整个系统。信息化,是指将系统中产生的大量信息,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加工、整理、存储、传送和分析,及时反映给决策者,实现最佳选择。发挥人的积极性,主要是善于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启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潜能和工作热情。
管理人员专业化 要求管理者既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完备的知识,又要有专门业务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直觉判断能力以及敢于决断的勇气。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管理方式民主化 是指运用适当形式启发企业职工参予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以使决策完善化、科学化。在中国保险企业中,民主管理主要是通过领导、干部、职工三结合的办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