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蚕豆病害broad bean diseases据记载侵染蚕豆的重要真菌病有16种,细菌病5种,线虫病3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39种。 全世界以蚕豆赤斑病、锈病和3种病毒病(菜豆卷叶病毒病、菜豆黄花叶病毒病、蚕豆萎蔫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中国已发现15种真菌病、2种细菌病和15种病毒病及类菌原体病。 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造成严重为害的有蚕豆赤斑病 (Botryotinia fabae Lu et T. H. Wu)、锈病[Uromyces fabae (Pers.) de Bary]、根腐病(Nectriahaematococca Berk et Br.)、镰刀 菌 萎蔫病[Fusarium avenaceum (Corda ex Fr.) Sacc.]和油壶菌火肿病(Olpidium viciae Kusano)及豌豆卷叶病毒病(Pea leaf roll virus,PLRV)和蚕豆萎蔫病毒病(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侵染蚕豆的线虫有3种,即茎线虫 [Ditylenchus dipsaci (Kiihn)Filipjev]、根痕线虫(Pralylenchus sp.)和豌豆胞囊线虫(Heterodero gottingiana Leibschav),在中国均未见报道。根痕线虫存在着对蚕豆致病性不同的种,能加重由真菌引致的根腐病的为害; 豌豆胞囊线虫能侵染蚕豆,但主要是为害豌豆; 蚕豆茎线虫在西亚和北非的一些蚕豆生产国如摩洛哥、埃及、乍得等造成较重的为害。 中国蚕豆种植分为秋播和春播区。秋播区一般以蚕豆赤斑病发生普遍而严重,锈病、根腐病、镰刀菌萎蔫病局部发生; 春播区病害较为复杂,除锈病外,川西北和西藏在海拔2500~3400米高原地带,20世纪70~80年代蚕豆油壶菌火肿病曾是主要病害,青海和甘肃两省根腐病、镰刀菌萎蔫病的发生和为害重,在甘肃省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尾孢霉轮斑病(Cercosporafabae Fautrey)也为害较重。 控制 蚕豆品种对生态条件的反应敏感,一个品种所适应的区域很狭小,加之蚕豆病害种类多,多数病害可由种子、土壤、昆虫等途径传播,增加了防治的复杂性,因此,蚕虫病害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❶针对不同生态区的主要病害,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❷实行与非豆科水生作物轮作,对土传病害有良好的防病效果。 ❸自健株留种和采用药剂浸种、拌种、热处理种子等,减少种子传带的病原。 ❹适当密植和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减轻赤斑病等 一些高湿病害的为害。秋播区适当推迟播种,避过苗期高温季节,对土传根病和虫传病毒均有减轻发病的作用。酸性强的土壤施用石灰和增施钾肥,可促进豆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❺及时拔除田间早期病株和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初侵染和再侵染菌源。 ❻针对各地发生的主要病害,做好流行预测,及时应用药剂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