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壳药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又名蚕豆皮、蚕豆衣。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种皮。甘、淡,平。健脾利湿,止血,解毒。 ❶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吐血,衄血,便血。煎服:9~15g。 ❷治天疱疮,黄水疮。煅存性研末油调敷。本品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L-酪氨酸及多巴。 蚕豆壳cándòuké中药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别名蚕豆皮。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faba L. 的种皮。甘、淡, 平。健脾利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煎服: 9 ~ 15 克。煅存性研末, 调敷天疱疮、黄水疮。本品含3, 4, 二羟基苯丙氨酸-3-β-D-葡萄糖苷、L-酪氨酸及多巴。 蚕豆壳 蚕豆壳蚕豆壳,又名蚕豆皮。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种皮。原植物在我国广为栽培。 本品味淡、微涩,性平。功能利水渗湿。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吐血等证,煎汤内服。如炒熟研末,加砂糖少许调服,又可治胎漏。外用可治天疱疮,黄水疮及瘰疬溃烂,均炒研为末,香油调涂。《养生经验合集》治大人小儿头面黄水疮,蔓延不止者,并加东丹少许和匀用。此外,本品又有健胃作用。炒焦后煮水当茶饮,有促进消化之效。煎服,15~30g;鲜品30~90g。 实验研究: 壳含多巴、多巴葡萄糖甙、L-酪氨酸。 ☚ 三白草 铁线草 ☛ 00002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