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长lìng cháng(字)薛兼,晋代人,官散骑常侍。 令长泛指县令。秦汉时管辖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之。《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 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史记·滑稽列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令长lìng zhǎng〖名词〗 均为掌管一县政令的长官。县有人口万户以上其官称令;人口不及万户的,其官称长(1)。《滑稽列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于是召集各县长官七十二人。 县官 县官令尹 知县 县尹 令长 宰官 邑宰 邑令 邑侯 铜墨 雷封 百里君 县太爷 县大夫 县正堂铜章墨绶 一县的行政长官:县令 县长 试用的县令:试令 副县令:县丞 邑丞 邑官 贰令 对县官的尊称:大令 令君 县尊 宰公宰君 堂翁 堂尊 贵县 天台 县父母 太老爷 对知府﹑知县等官吏的尊称:太爷(县~) 对县官的敬称:茂宰 明廷 对县令的美称:七品黄堂 (县的长官;县的官吏:县官) ☚ 州官 小官 ☛ 令长lìng zhǎng县令、县长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后汉书·孝顺帝纪》:"且冻羌寇三辅,杀令长。"《后汉书·朱穆传》:"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受去者四十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