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乙型脑炎疫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乙型脑炎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脑炎 (乙脑)疫苗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是由人工繁殖的乙脑强毒病毒液,经灭活处理而制成的一种生物制品。在乙脑流行地区的人群中,接种乙脑疫苗可明显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接种乙脑疫苗是控制我国广大地区乙脑流行的有力可行措施。依培养病毒所用材料的不同,先后已制成鼠脑、鸡胚和细胞培养三种灭活疫苗。 表1 1952年北京市脑炎疫苗接种次数与发病率的关系 (据1952年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总结)
表2 脑炎疫苗接种与发病后病死率的关系
(1) 鼠脑疫苗: 选用对小鼠致死毒力强而免疫原性又广的乙型脑炎毒株,作为制备疫苗的毒种。脑内感染体重7~9g(出生后约两周)小鼠,待三日后小鼠发病,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脑,制成10%悬液,加福尔马林灭活,经安全、效力检定合格,即成疫苗。由于鼠脑组织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日本使用鱼精蛋白处理制备纯化的鼠脑疫苗。 细胞培养疫苗:1967年后我国生产质优的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 (2)减毒活疫苗: 60年代中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株的选育工作已开始。国外选育的毒株由于残余毒力问题没有解决,未能在人群中使用。我国病毒工作者将乙型脑炎强病毒“西安4”株通过地鼠肾细胞培养、传递100代,再经空斑纯化3~5代,选出几株小鼠脑内感染毒力很弱,仅个别小鼠致死,恒河猴脑内无致病变性质的减毒株,其中一株经动物传代和空斑选育,终于获得小鼠和恒河猴脑内感染均无致病力、经传代不易返祖、免疫原性比较良好的“53”株。用这个“53”株已制备大量活疫苗,皮下注射一次,剂量0.3~0.5ml,接种儿童已达40万以上。证明此种减毒活疫苗使用安全,又有流行病学上的保护效果。 接种对象 据乙型脑炎流行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已知10岁以下儿童对脑炎的免疫力低或缺如,感染脑炎的机会较多;因此,应以10岁以下年龄组为接种对象,以2~5岁儿童作为重点接种对象。在非流行地区出生、成长的儿童或成人,如在脑炎流行季节在流行区旅行或久住,不问年龄如何,都要接种疫苗。当然,来自非乙脑流行地区的外国人,也要接受脑炎疫苗。以策安全。 接种时间 乙型脑炎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接种时间以脑炎病例历年开始出现前1~2月为宜。以华北、北京、天津为例,此病由七月开始出现,接种工作应在5月底以前完成。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病例出现较早,接种时间应该提前一个月,即在4月底以前完成。 接种剂量和途径 疫苗接种采皮下法,首次免疫,接种两次间隔7~10天;如以往曾接种过脑炎疫苗,只接种加强针一次。使用剂量随年龄而有不同(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使用疫苗剂量参考
按卫生部预防接种规定:儿童出生后第2年(12个月以上)开始接种疫苗,初种两针,第3、4年各复种一次,至入学年龄再加强免疫一次。 猪、马的免疫 血清流行病数据说明,在流行期猪和初生的或非流行期区移入的马属动物,在乙型脑炎流行期前是乙型脑炎病毒繁殖的主要扩大宿主,即在人群间乙型脑炎流行之前,猪、马群中有乙型脑炎病毒血症的流行,从而使大量蚊虫受到感染。因此,在蚊虫没有被控制之前,人工预防接种免疫仔猪、幼驹对控制人群间的乙型脑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养猪事业和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仔猪进行乙型脑炎预防接种是全面防制乙型脑炎重要措施之一。 ☚ 流行性感冒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