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央级历史档案馆。在北京故宫西华门内。原为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收藏明清及其以前的档案。1980年4月改用现名。馆舍建筑面积17600m2。馆藏明清档案74个全宗,1000余万件,其中明代3000件。工作人员177人。1979年至1990年共接待5319个单位的70049人次,调档21933件(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馆藏数量最多的历史档案和研究中国明清史及近代史的资料中心。馆址位于北京故宫西华门内。前身为1925年10月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后改称文献馆)。1951年5月改称档案馆。1955年12月改称今名,隶属国家档案局领导。收藏明清两代中央机关和少数地方机关及个人的档案,共74个全宗,1000余万件。其中明代档案3000多件,主要是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兵部档案。馆藏以清代档案为大宗,包括清入关前天命前9年(1607年)至宣统3年(1911年)各期档案,以及溥仪退位后1912—1940年形成的档案。重要的全宗有内阁、军机处、宫中、内务府、宗人府等档案全宗。档案种类和名称有制、诏、诰、敕、题、奏、表、笺、咨、移、札、片、禀、呈、照、单、函、电、图、册等百种之多,绝大部分为汉文档案,一小部分是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以及少量的外文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内容广泛,涉及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刑名、天文气象、山川河流、地震灾荒及宫中生活、皇家事务等各方面,史料丰富详实。公开出版《历史档案》季刊。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国家历史档案馆之一。是中国建馆时间最长,保存档案较多的历史档案馆,馆址在北京。它的前身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时设立的文献部。1927年改名为掌故部。1929年改为文献馆。它对散存在故宫各处的档案进行了清理和统一保管,对流散在外的档案进行征集和征购,初步奠定了今天档案馆的基础。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最初把文献馆改称为故宫博物院档案馆,专门管理明清档案。1955年改属国家档案局领导,始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58年改变为明清档案馆。1959年并入中央档案馆,改称为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1969年又复归故宫博物院领导,名称叫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1980年4月,又改属中央档案局,再次正式命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该馆专门收藏明清两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共约1000余万册。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刑名、外交、天文气象、山川河流、地震灾荒、宫庭生活、皇家事务等,是研究明清历史的重要资料。档案馆还努力进行档案的整理、编辑、出版工作。自建馆以来,已经出版了几十种档案史料专辑。对于学习、研究祖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000062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