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平均寿命都很低,而且提高非常缓慢。据中外学者根据考古材料估计,在史前时期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是20岁左右,这个水平持续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长一个时期,直到公元前400年前后。根据古希腊碑文中死者生死年月的计算,平均寿命约30岁。估计欧洲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以前,即公元13世纪到17世纪之间,平均寿命在20~40岁之间。从18世纪开始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开始提高,到19世纪中叶开始超过40岁,并且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根据丹麦、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资料计算,从1840年到1940年平均寿命由42岁提高到64.6岁。与此同时,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亚非拉广大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仍然停留在欧洲17世纪的水平,即在30~40岁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都有显著提高,欧洲一些国家1950年已达到70岁,进入80年代超过74岁。发展中地区的一些国家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了民主独立,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平均寿命迅速提高,由50年代前的42岁多提高到70年代后期的55岁多。这就使得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有很大增长。据统计,70年代末世界人口平均寿命达到57岁多,进入80年代已超过60岁。目前人类平均寿命已达到几个世纪前所不敢想象的高水平。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女性比男性为高,70年代后期相差3岁左右,其中发达地区男女差距比发展中地区为多。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到2000年可望达到64岁多。到2020~2025年将达到70岁以上。预计发展中地区提高得更快些,两类地区平均寿命的差距比现在还会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