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义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他于1917年2月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这种文学革命主张,明确地把文学革命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文学革命纳入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轨道。这一主张,基本上体现了文学革命的精神,对于打击封建主义及其文学,扩大文学领域内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有重要意义。
文学革命初期,陈独秀提出的打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的纲领。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同年2月陈独秀紧接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著名的“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表现了文学革命发难者与传统决绝的态度,为新文学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