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历史分期
2.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历史分期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对经济思想起兴衰亡的历史考察。对于它的历史分期,多数人倾向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分期应着重考虑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矛盾性特殊,而不应机械地搬用其他历史学科的分期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主张按过去史学界所采用的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的历史分期法,把中国经济思想史分成先秦、秦汉至隋唐、五代至明清(鸦片战争前)。
另一种观点主张按王朝顺序把中国经济思想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第三种观点主张按社会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把中国经济思想史分为原始社会的经济思想、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思想,等等。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上分法均不科学。根据中国经济思想史本身的特殊矛盾性和具体历史特点,较为科学的划法应该是把中国经济思想史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以封建社会中的经济思想为主要内容。其中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中国封建经济思想形成的时期 (先秦至西汉中叶)和中国封建经济思想支配的时期(西汉中叶以后至清代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第二阶段,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由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一阶段的经济思想发展史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第三阶段,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1919—目前),主要内容是中国无产阶级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学说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分期,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以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经济思想和民族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为主线,把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1)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和太平天国领导人经济思想起着进步作用的时期(1840—1864年); (2) 从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开始,到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前夕为止。(3)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止。
另一种观点从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特别是外国侵略战争和经济侵略对中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影响,再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和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特点出发,主张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十九世纪初至1860年);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1860—1894年); (3) 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1895—1919年)。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呈现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时期。这一阶段经济思想发展史的主要内容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经济思想同地主阶级保守派经济思想之间的斗争。(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这一阶段内经济思想发展史的主要内容是以太平天国为主要代表的起义农民的经济思想同地主阶级敌视农民起义的反动经济思想之间的斗争。(3)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起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义和团反帝斗争时期为止。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同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和洋务派之间的经济思想斗争。(4)二十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趋向高潮时起,到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以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终结时止,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经济思想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之间的斗争。
☚ 1.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对象 3. 龚自珍经济思想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