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丁西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丁西林1893—1974

江苏泰兴人
喜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一只马蜂》、《北京的空气》、《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塔》、《西林独幕剧选》、《丁西林剧作选》、《孟丽君》、《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十二镑钱的神情》、《上了锁的箱子》、《初级物理学实验讲义》、《绝对测定地心吸力之新摆及其用法》。译著有《罗堡夫妇》。
原名:燮林
字:巽甫
笔名:西林、丁西林

丁西林

丁西林先生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日报1974年4月12日,新华月报
1974年4期
丁西林先生的戏剧创作
独幕剧作家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
叶咏芳
李立明
关志昌
文学报1982年6月10日
*当代文艺1974年107期
*传记文学1979年35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4册第3页
丁西林和他的剧作
丁西林评传——纪念丁西林诞辰九十周年
丁西林
丁西林重要著译年表(包括主要版本)及剧目较
早演出情况
李健吾
王震东
朱勇摘编
王震东
文汇月刊1982年8期
戏曲艺术1983年3期
新剧作1983年3期
江苏戏剧丛刊1983年5期
科学家、喜剧家、“多面手”——记著名的幽默喜
剧作家丁西林
王震东剧本1983年9期
丁西林(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1分册第6页
丁西林
丁西林
丁西林
丁西林
方雪纯等
赵景深
李立明
*中共人名录第1页
文坛忆旧第47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页,*现代中
国作家评传(一)第91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125页,中
国现代作家与作品(沈阳)第23页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
阿英
编纂组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09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4册第555页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60页

丁西林1893——1974

原名燮林,字巽甫,筆名西林,江蘇泰興人,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 生。1905年入江蘇省立中學,1912年畢業,旋赴英國留學,入伯明翰大學,畢業後獲理科碩士學位。1922年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後兼任預科主任。1928年初,任中央大學物理學教授; 5月兼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籌備委員;11月任該所專任研究員兼所長。1946年任山東大學教授。1949年10月,任政務院文化部副部長,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蘇友好協會理事。1950年10月,任中印友好協會會長。1953年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副主席。1954年5月,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兼常務理事; 8月任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1月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常務委員;12月任政協第二届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12月,任北京圖書館館長。1959年4月,任政協第三届全國委員會委員; 7月任第二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9月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64年12月、任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4年4月4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1歲。著有劇本 《一雙馬蜂》、《北京的空氣》、《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 《西林獨幕劇集》、《孟麗君》、《初級物理學實驗講義》、《绝對測定地心吸力之新擺及其用法》等。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

剧作家。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攻读物理学。1923年发表独幕剧《一只马蜂》,以喜剧形式嘲笑了不合理的世态人生。后陆续写独幕话剧《压迫》《三块钱国币》等,以日渐纯熟的艺术技巧,显示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四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和《妙峰山》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写有戏曲剧本《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历史剧《孟丽君》,另有译作《罗森堡夫妇》等。有《丁西林剧作集》。

☚ 张资平   毛泽东 ☛
丁西林

丁西林1893.9.29——1974.4.4

原名丁燮林,字巽甫。笔名西林。江苏泰兴人。1910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攻物理学。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理科,获硕士学位。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曾读了大量英文剧本。1920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和山东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23年写成独幕喜剧《一只马蜂》,该剧辛辣而幽默地讽刺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一时脍炙人口,显露了作者的喜剧艺术技巧。1924年创作独幕喜剧《亲爱的丈夫》和短篇小说《癖》、《清明前一日》。1925年参加中国戏剧社,创作独幕喜剧《酒后》。1926年创作独幕喜剧《压迫》,这是作者全部剧作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个,它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艺术上也更加娴熟。1927年创作独幕喜剧《瞎了一只眼》,同年离开北大去上海筹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所长和代理总干事。由于工作繁忙,这以后有近十年时间没有从事创作。1939年创作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这是抗战时期国统区出现的优秀剧作之一,生活气息浓郁,构思巧妙,对话饶有风趣。同年又创作四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1940年创作四幕喜剧《妙峰山》。1945年随物理研究所迁到重庆,并且应邀和郭沫若一起赴苏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纪念大会。1947年辞去物理所所长职务,任山东大学物理学教授,兼任理学院院长。同年《西林独幕剧集》出版。建国后,先后在文化部、科普协会、对外文委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是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建国后作品有独幕话剧《干杯》,四幕剧《一个和风细雨的插曲》,歌舞剧《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舞剧《牛郎织女》,多幕剧《智取生辰纲》以及六场话剧《孟丽君》等。其剧作以描写中上层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生活见长,并以喜剧为主。讽刺嘲笑挥洒自如,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以幽默夸张、别开生面的喜剧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是我国知名的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我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 丁毅   于伶 ☛

丁西林

现代剧作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早年在上海读书。1914年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获理科硕士学位。为提高英语水平,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和剧本,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还擅长书法、绘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并以文学创作为其业余爱好,写了不少剧本,以描写中上层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生活趣味见长,并常以委婉笔法嘲笑小市民的落后意识。1923年写出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独幕喜剧《一只马蜂》,此后,陆续写了《亲爱的丈夫》、《酒后》、《北京的空气》、《瞎了一只眼》等。1925年写出他的另 一代表作独幕喜剧《压迫》。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题材与主题方面有所开拓,写了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4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和《妙峰山》,表现了国统区的黑暗和人民群众的觉醒。 丁西林以写喜剧见长,以独幕剧著称。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富于喜剧性的戏剧冲突,构思巧妙,手法夸张,语言幽默,效果强烈,在喜剧领域中独树一帜,丰富了“五四”以来的剧作成果。1947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西林独幕剧集》和《西林戏剧集》。

新中国成立后,丁西林主要从事文化领导和对外友协工作,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同时继续进行戏剧创作。1952年写了戏曲剧本《雷峰塔》和《胡凤莲与田玉川》。1961年,根据清朝乾隆年间女诗人陈端生的弹词《再生缘》改编出6幕历史喜剧《孟丽君》。他还翻译了英国的伊拉克·派司和威廉白兰德等著的《罗森堡夫妇》及独幕喜剧《十二磅钱的神情》、《上了锁的箱子》等。1955年出版了《丁西林剧作选》。

丁西林

剧作家。1893年生,1974年去世。江苏省泰兴县人。1913年,毕业于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1914年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27年应蔡元培邀请,任上海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抗战胜利后,先后赴山东大学、台湾大学任教。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友协副会长、对外文委副主任等职。为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第2、3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爱好戏剧,在研究物理学的同时,从事戏剧创作。共创作话剧12部,歌舞剧2部,舞剧2部,翻译剧5部。以喜剧著称。其代表作是:《一只马蜂》(1923)、《压迫》(1925)、《三块钱国币》(1939)。

丁西林

210 丁西林1893—1974

现代剧作家、翻译家。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物理学教授。爱好文学,并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等,一直进行文学创作,喜剧作品居多。1923年写成处女作独幕剧《一只马蜂》,一时不胫而走,名闻遐迩。后陆续发表 《亲爱的丈夫》、《酒后》、《北京的空气》、《压迫》等独幕喜剧。抗战期间,写作《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和《妙峰山》等剧作。1945年曾和郭沫若一起应邀访苏。建国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著有《丁西林剧作选》,翻译作品有《罗森堡夫妇》、《十二磅钱的神情》、《上了锁的箱子》等。主要描写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批评和否定生活中的落后和不合理的现象,擅长于巧妙的结构和机智的语言,富于强烈的喜剧效果。风格精致玲珑,诙谐幽默,其幽默喜剧尤为独到孤诣。功在扩展了现代戏剧天地,并在开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关系、科学普及和文字改革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 郭沫若   洪深 ☛

丁西林

077 丁西林1893—1974

物理学家、剧作家。原名丁燮林。生于江苏泰兴。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兼理预科主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并三次代理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等职。他早年以热电子发射的实验直接验证了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定律。在担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对重力和地磁作过多方面测试和深入研究,建立了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地磁台。

☚ 叶企孙   吴有训 ☛

丁西林1893—1974

剧作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写讽刺喜剧见长。主要剧作有《一只马蜂》、《三块钱国币》、《压迫》等。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

现代剧作家、物理学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生于江苏泰兴。1910年考入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后赴英国就读于伯明翰大学。对英国戏剧文学发生兴趣,回国后,于1923年开始戏剧创作。处女作独幕剧《一只马蜂》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问题。1925创作独幕剧《压迫》,通过房东老太太与房客之间的纠葛,表现了“无产阶级的人,受了有产阶级的压迫,应当联合起来抵抗他们”的主题,艺术上结构紧凑精巧,形象鲜明生动,对话机智幽默,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为其代表作。另有《酒后》、《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等,皆为独幕喜剧,均取材知识分子和市民的生活,题材比较狭窄。抗战期间的创作有独幕喜剧《三块钱的国币》、四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直接从抗战的现实生活中取材,主题的战斗性明显加强,喜剧风格也从淡雅的生活幽默转向辛辣的讽刺性幽默。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剧协理事等职,另著有戏曲剧本《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舞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孟丽君》等。译有《十二镑钱的神情》、《上了锁的箱子》等外国剧本。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丁西林剧作选》。

☚ 许地山   叶圣陶 ☛

丁西林1893~1974Ding Xiling

contemporary dramatist and physicist. Works: One Hornet,Oppression,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