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省粮油调入与采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粮食十分紧张。1949年6月至1952年所需粮油的大部分货源,从外省产地或交易市场采购。
1953年11月,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上海所需粮油货源由中央统一安排从外省计划调拨。1954年调入粮食15.64亿千克、食油0.67亿千克。1958年,实行粮油调拨包干办法,是年调入粮食14.42亿千克、食油0.38亿千克。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油货源紧张,中央为保证上海市场供应,年调入粮食13.84亿~14.85亿千克(其中进口粮占43%),食油0.12亿~0.26亿千克(其中进口占15%)。1963年起,国内粮油生产出现好转,进口粮油比重下降,1964年,调入粮食13.58亿千克(其中,进口粮占20.8%),食油0.28亿千克(其中,进口油占10.7%)。1966—1976年,年调入粮食12.91亿~17.27亿千克(其中,进口粮占12.9%~36.7%),食油0.17亿~0.57亿千克(其中,进口油占3%~11%)。
1979年起,除中央安排的平价计划粮油调入外,上海市自行到外省采购议价粮油投放市场。是年,抵沪数量:平价粮食21.35亿千克,议价粮0.36亿千克。1983年4月,中央对地方实行平价粮油调拨计划包干,一定3年(1982—1984年),计划外粮油货源通过市场调拨议价粮油来解决。包干期间,年抵沪数量:平价粮食21.95亿~26.69亿千克,议价粮食1.36亿~3.66亿千克;平价食油0.83亿~0.61亿千克,议价食油0.07亿~0.23亿千克。1985年起,因工业和部分行业用油改供议价,外省抵沪的1.02亿千克食油中,议价油比重由上年的37%上升到52%。1986年起,由于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饲料粮需求猛增,粮食调入总量上升到32.36亿千克。其中,议价粮达7.9亿千克,占24.41%。1987年,因全国油料大丰收,以及本市居民和食品行业用油需求量增长,年调入1.17亿千克,其中议价食油0.41亿千克,占35.04%。同年起,因工业用粮和部分饲料粮改供议价,外省抵沪的19.7亿千克中,议价粮比重由上年的30%上升到48%。此后几年,调沪议价粮食、食油,比重逐年上升。1993年,中央对地方取消食油平价调拨计划,调入上海的食油全部改为议价油。同年,粮食调入中,议价粮比重上升到83%。1994年,除军供粮外,基本上没有平价粮计划调入。1995年外省抵沪粮油数量:粮食为25.21亿千克,食油为1.09亿千克,与1954年相比,粮食增长61%,食油增长62.6%。1996年因粮油库存饱和,向外省采购数量相应减少。
外省抵沪的粮食中,大米主要来自江苏、安徽、江西、辽宁、湖南、河北等省区;小麦主要来自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大豆主要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山西等省;玉米主要来自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杂粮主要来自江苏、安徽、河南等省。进口粮食中,小麦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在抵沪的食油(花生油、豆油、菜油)中,分别来自山东、四川、安徽、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等省;进口豆油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等。
1950—1996年外省抵上海粮食、食油数量见表6-3-1,6-3-2。
表6-3-1 1950—1996年外省抵上海粮食数量
单位: 亿千克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 11.02 8.03 10.80 14.90 15.65 15.59 12.95 16.83 | — — — — — — — — | — — — — — — — — | 1962 1963 1964 | 13.58 14.67 13.58 | — — — | |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 14.60 14.44 17.27 22.42 17.37 | — — — — — | — — — — — |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 32.36 35.08 30.28 32.73 23.12 26.42 14.95 15.24 19.39 25.21 9.22 | 24.46 23.81 20. 73 14.49 12.46 15.13 6.50 2.55 — — — | 7 . 90 1 1 .27 9.55 18.24 10.16 11.29 8.45 12.69 — — — |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 14.44 17.09 12.91 18.27 13.54 12.00 14.61 15.27 17.00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 21.71 23.01 29.34 30.35 26.31 23.31 26.99 | 21.35 21.38 26.67 26.69 22.93 21.95 24.12 | 0.36 1.63 2.67 3.66 3.38 1.36 2.87 | 1958 1959 1960 1961 | 14.42 15.53 14.85 13.59 | — — — — | |
|
注: 1954—1955年,1960—1996年调入中包括进口。
表6-3-2 1950—1996年外省抵上海食油数量
单位: 亿千克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年份 | 总量 | 平价 | 议价 |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 0.80 0.67 0.95 0.75 0.53 0.38 0.52 0.26 0.26 0.13 0.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 0.28 0.44 0.31 0.52 0.38 0.36 0.17 0.30 0.24 0.33 0.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 0.38 0.40 0.53 0.42 0.40 | — — — — — | — — — — — |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 1.00 1.17 0.90 1.58 0.88 0.88 0.42 0.64 | 0.56 0.76 0.56 1.17 0.63 0.58 0.14 — | 0.414 0.41 0.34 0.41 0.25 0.30 0.28 0.64 |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 0.53 0.48 0.83 0.82 0.61 1.02 | 0.50 0.36 0.76 0.66 0.38 0.49 | 0.03 0.12 0.07 0.16 0.23 0.53 | 1994 1995 1996 | 1.37 1.09 0.77 | — — — | — — — |
|
注: 1961—1964年, 1965年, 1969—1970年, 1975—1979年, 1981年, 1984—1985年, 1989—1990年, 1993—1996年调入中包括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