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陟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陟岵》 诗歌。《诗经·国风·魏风》的第四首。这是一首征夫诗。诗中描述的是长期在外服役的奴隶怀念家乡的情感。征夫登上山冈,遥望故乡,想着家里的父母哥哥也一定正在为自己担忧,正在思念自己。这种不言己之思家,反而言家之思己以体现思乡之切的写法,运用得十分高明,也为后来许多诗人所效法。 《陟岵》(一)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二)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三)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陟(zhì):登。岵(hù):长草木的山。 上:借为“尚”,希望。旃(zhān):之焉二字的连读,语助词。 犹:还是。止:停留,指长留他乡。 屺(qǐ):无草木的山。 季:兄弟中年龄最小者。 偕:与人一起行动。 〔鉴赏〕 《陟岵》出自《魏风》,共三章,每章六句。《诗序》认为诗主要内容是“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破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实际上这只揭示了诗人意旨的一个方面,即在外服役的征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另一个方面此诗还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憎恶和对善良人性的呼唤。这一点在朱熹的《诗集传》也未敢明言。因为不论在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战争常常是少数人争权夺利的手段,同时也是普通百姓摆脱不掉的可怕的梦魇。 关于战争的诗,《诗经》中有二十余首,所表现的既有《小雅·六月》式的“以匡王国”的斗志激昂,也有《秦风·无衣》式的同仇敌忾,本诗则不然,诗中对战争的描写带有深深的无奈和厌恶,饱蘸深情的笔墨所吟唱的只有浓浓的乡愁和萦绕整个身心的亲情。当然《诗经》中也有《小雅·采薇》式的久戍思归,但后者还带有对抗击异族侵犯的正义战争的某种程度的肯定。而在《陟岵》中,不管是在苍松翠柏掩盖下的高山,还是远行到寸草不生的峭壁、连绵起伏的丘陵,响在耳边的只有父母兄弟殷殷的叮咛:“孩子呀,行军打仗要照顾好自己,千万要活着回来呀!”响在耳边的只有亲人急切的呼唤:“孩子呀,回家吧,快平平安安地回家吧!”战争使多少平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想到这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景象,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打仗?为谁打仗?可悲的是诗中的反战意识几千年来并未能唤起所有人的良知与人性,自从人类产生以来,战争的硝烟从未在天空消失过。 诗的开始,也许刚刚离开家乡,征人站在树木浓郁的山顶,回头望望家乡的方向,父亲的面庞浮现在眼前,仿佛又看见他那紧蹙的眉头和焦灼的目光,听见他那语重心长的话语。第二章,征人越走离家乡越远,也许来到了狂风暴雪的边塞,但离家愈远思乡之情愈切,记忆中常常浮现的是母亲哽咽着拉着自己的手臂和早早回家的叮咛。最末一章,随着战场的转移,也许在残酷的战斗间隙,他躺在一个光秃秃的山丘上,空中似乎可以看到兄长焦虑的眼神,听到他那殷切的嘱咐。从征人的行走路线看,经过了岵、屺、冈,就魏国的地理位置来说,应该是跋涉到了边界地带,形势越来越紧张,战斗越来越激烈。与这个行军路程相应的,征人所回忆、想像的对象的变换,也很符合常人的心理。先是对男子最有影响力的父亲,接下来是生活上最关心自己的母亲,最后是朝夕相处的兄长。而人物的语言也很符合人物的身份,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有些故作镇静,言辞还不是那么感情外露,只是淡淡的“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也许他也亲身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对于即将出征的儿子能给予的只有心理上的安慰;母亲则毫无掩饰,“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季”本义是小儿子,这儿很可能是对牵肠挂肚、即将出征不知能否活着回来的亲人的昵称。“弃”本意指抛弃、不顾,表面听来是嘱咐儿子不要抛弃父母、家乡,实则是怎忍得儿子离去,儿子怎忍得离开这生养之地;当兄长的则不知忌讳,“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一个“死”字怎忍得出口,可战场上,每时每刻都有丧命的危险。 行文上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复沓的方法,重章叠句中又有细微的变化。句式上三章是一致的,以四字句为主,但又带有日常口语,用字上岵、屺、冈,父、母、兄,子、季、弟,以及已、寐、偕与止、弃、死的变化,既表明征人的活动以及思想的演进,也加强了诗歌音韵上的节奏,为后代类似的边塞诗、愁怨诗开了先河。 《陟岵》瞻望父兮。遥望家中的老父。 父曰:“嗟,老父好像正在对我说:“唉, 予子行役,我的儿子从军在外, 夙夜无已②。日日夜夜不停地打仗。 上慎旃哉③,儿子,你可要谨慎小心啊, 犹来无止④!” 这样也许还可以归来而不让敌人掳获去啊!” 陟彼屺兮⑤,登上那光秃秃的山, 瞻望母兮。遥望家中的老母。 母曰:“嗟,老母好像正在对我说:“唉, 予季行役⑥,我的小儿子从军在外, 夙夜无寐。日日夜夜都不能睡个安稳觉。 上慎旃哉,儿子,你可要谨慎小心啊, 犹来无弃⑦。” 这样也许还可以归来而不弃尸于战场上啊!” 陟彼冈兮,登上那个山岗, 瞻望兄兮。遥望家中的兄长。 兄曰:“嗟,兄长好像正在对我说:“唉, 予弟行役,我的兄弟从军在外, 夙夜必偕⑧。日日夜夜和他军营里的伙伴同做同止。 上慎旃哉,兄弟,你可要谨慎小心啊, 犹来无死⑨。” 这样也许还可以归来而不死在他乡啊!” [注释] ①陟(zhi):登。岵(hu):有草木之山。②夙(su):早。已:止息。③上:通“尚”,庶几、希望。慎:谨慎、小心。旃(zhan):之。④犹:还,还是。无:通“毋”。⑤屺(qi):无草木之山。⑥季:小儿子。⑦无弃:即“毋死”之意,后世把人死称为弃世。⑧偕(xie):共同,在一起。⑨无死:与“无弃”同义。 [赏析] 《魏风·陟岵》是一首反映征人久戍的劳苦以及由此产生的厌战思归之情的诗歌。全诗以重章叠句和复沓回环的手法,以通过征人想象中父、母、兄对自己的谆谆叮咛,表达了怀归的情绪。 《诗经》中有关征战、戍边、行役的诗近二十首。这类诗篇可以说是开后代边塞诗的先河。就这类早期边塞诗的内容而归类的话,本篇没有《秦风·无衣》中所表现出的战士的高昂斗志和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情,也缺少《小雅·六月》中“以匡王国”的激昂精神。本篇和《小雅·采薇》一样,在表现战事频繁的同时,主要表现征人久戍思归的愁怀。 诗中,由中原地区草木繁盛的“岵”到北地边塞风光的“屺”、“冈”,点明战事发生的地点。从“夙夜无已”、“夙夜无寐”、“夙夜必偕”的一系列描写中,一方面点出了战事的极端紧张、异常劳苦;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受到那弥漫在征人们中间的厌战情绪和怨愤之气。诗中,老父、老母及兄长的谆谆话语,其实正是征人自己的想法以之托言而已。尤其是那“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的声声呼唤,正是征人们内心的声声呼唤,正是他们厌战情绪的间接表现形式。 《诗序》云:“《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朱熹《诗集传》亦承其说,将主题归结为“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汉儒和宋儒在宣扬儒家“孝”字的同时,恰恰忽视了本篇所表达的最主要的东西。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诗经·魏风》 这是一首远役征人登高思亲的望乡诗。诗共三章,通过反复叠唱中个别字词的更换,层层拓展了征人由父及母及兄的思念范围。 征人是如何抒发思情的呢?诗人改变了习常正面直叙的单一章式,兼之以“反向设想”的艺术构思,使自己与家人超越时空进行直接的心交神遇。首二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岵(hu):有草木的山。下文的“屺”为无草木的山。——登上青山冈啊,远远把爹望。这是据实抒情。接下去,诗人转换了落笔方向,不说己之所思,反言彼之所念,进行了一种“反向”的设想。站在山顶的诗人,似乎从心中发射了一颗传真卫星,刹那间,父母兄长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并且还听到了爹娘苍老关切的声声叮咛:唉!我的儿你当差苦,早晚不得闲功夫。可千万小心呵多保重(上,尚;旃,之),早日回家切莫在异乡滞住。这其实是诉诸文字的诗人的心理体验,所谓“己思人乃想人亦思己”,完全是一种虚构和想象,正如朱熹所说:“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因想象其父念己之言。”(《诗集传》) 质朴的语言,醇厚的情意,加以巧妙的艺术构思,遂铸成了这首小诗的丰富蕴函和动人意境:人们既可听到征人倾诉的思亲心声,看到他辛劳困苦的征役生涯;又可感受到下层人民亲子间心心相关的骨肉深情;并可由此而生发出了对统治者发动残暴战争的愤恨之情。 《陟岵》陟彼岵兮,(一) 登上那秃秃的山岗, 瞻望父兮。向我的父亲来遥望。 父曰:“嗟!予子行役,父亲说:“唉!我的儿子从军, 夙夜无已。早早晚晚不停地忙。 上慎旃哉。(二) 要谨慎呀,谨慎呀。 犹来无止。”(三) 回来吧,不要停留在他乡。” 陟彼屺兮,(四) 登上那青青的山岗, 瞻望母兮。向我的母亲来遥望。 母曰:“嗟!予季行役,母亲说:“唉!我的小儿从军, 夙夜无寐。(五) 早早晚晚都紧张。 上慎旃哉。要谨慎呀,谨慎呀。 犹来无弃。”(六) 回来吧,不要离我在他方。” 陟彼冈兮,登上那边的山岗, 瞻望兄兮。向我的哥哥来遥望。 兄曰:“ 嗟!予弟行役,哥哥说:“唉!我的弟弟从军, 夙夜必偕。(七) 早早晚晚跟着大伙儿忙。 上慎旃哉。要谨慎呀,谨慎呀。 犹来无死。” 回来吧,不要在外把身丧。” 注 释 (一)毛亨:“山无草木曰岵。” (二)朱熹:“上,犹尚也。……庶几慎之哉。” 毛亨:“旃,之。” (三)姚际恒:“无止,谓无止于彼而不米也。” (四)毛亨:“山有草木曰屺。” (五)王引之:“寐读为沫。无沫,犹无已也。” (六)姚际恒:“无弃,谓无弃我而不归也。” (七)毛亨:“偕,俱也。” 注 音 岵hu户 旃zhan毡 屺qi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