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佐

【生卒】:1490—1566

【介绍】:

明哲学家。

字才伯,号泰泉,广州府香山(今广东中山县)人。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次年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佥事、广西督学、左春坊左司谏,以侍读掌南京翰林院、南京国子祭酒。

谥号文裕。一生淡泊名利,曾数度入出官场。读书甚多,著作甚丰,其治学得益于读书匪浅,因此他提倡多读书。行以博约为宗旨,认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而反约于心,就能视听言动中礼,喜怒哀乐中节,彝伦经权中道“一以贯之而无遗矣”。

(《明儒学案》)这与当时王学研究倡静修、轻闻见的主张是有区别的。在理气方面,认为理即是气,气是万物本体,理是其发展规律,折中调和了当时理生于气还是气生于理的争论。

将理视作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有其朴素唯物论的倾向。

认识论方面基本持知先行后说,这与宋儒同而与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论歧。双方曾为此发生激烈争论。(黄佐)以行路时目视脚行为例,辩解于阳明,并指出孔子已有此说。

阳明后期少谈“知行合一”,当与此不无关系。对程朱理学及阳明心学多有批评指责,认为有些学说与佛学无异,有些则自相矛盾,甚至直指“六经皆我注脚”之说为“野狐禅”。(驾言厚谈,但曰:“学苟知本,则六经皆我注脚”,则自索之觉悟,正执事所谓野狐禅耳)(《明儒学案》)对当时王学门人出妙论以助其空疏,而无复存养省察之功的修养倾向亦提出批评。曾建书院,编书籍,著述有三十九种。

主要著作有《乐典》、《六艺流别》、《庸言》、《乡记》、《泰泉集》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