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教 产生于中国的一种宗教。 是由古代“神道设教”的祭祀鬼神与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相结合的产物。早期有黄老道、太平道、五斗米道。东汉顺帝(126-144)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为道教形成时期。 灵帝(168-189)时,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属早期道教的主要派别。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整理神仙方术理论,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清整道教”除三张(指五斗米道“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伪法”,制订乐章诵戒新法,被称为“北天师道”。 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则承袭三张,编著斋戒仪范,被称为“南天师道”。道教的理论与组织形式至此更趋完备。 唐、宋道教在朝廷的支持下,与佛、儒并盛。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教派合流归并为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至元代,形成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清代后渐衰。 道教信奉的教义为“道”,认为宇宙阴阳万物俱由“道”化生而成。所尊奉的最高神是所谓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 在修炼方面主张“性命双修”,故修炼导引、辟谷。 修炼方法又分内丹(气功)、外丹(服金石药物)、房中等术,俱以求长生不老成仙为目的。其经典论著总集为《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与《道藏辑要》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