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解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解蔽

荀子关于认识论的命题及《荀子》篇名。

荀子认为,人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因为“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人之所知所好只要滞于其中一隅,都可成为阻碍人取得全面认识的障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荀子考察了古代的历史和眼前的现实,列举了“夏桀、殷纣”等“人君之蔽”,“唐鞅、奚齐”等“人臣之蔽”,以及墨子、宋子(钘)、慎子(到)、申子(不害)、惠子(施)等诸子之蔽,并认真探讨了解蔽的方法。

他认为,“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荀子·解蔽》)。解蔽则必须兼陈万物,全面地看问题,脱离了主观认识的片面性,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

为此,则应该知“道”,即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知“道”,则要“虚壹而静”(参见“虚壹而静”条)。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进入此种境界自能解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