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场
毗邻我国大陆的辽阔海域,大部分水深在200米以内,大陆架面积约占整个海区的 80%,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27.3%,是世界海洋里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是多种鱼虾产卵、索饵或越冬的场所。我国沿海分布着许多渔获量很高的渔场,如黄渤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吕泗、大沙、闽南等渔场,前四者被称为我国的四大渔场。浅海渔场的面积估计有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浅海渔场的1/4,居世界第一位。
黄渤海渔场是我国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区,水深百米以内,又有黄河、辽河、滦河、鸭绿江及长江等河流入海,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饵料充足,适合于多种鱼虾生长,水产资源甚为丰富。主要经济鱼类约40种,年产万吨以上约10种,超过10万吨的仅小黄鱼、鲱鱼和毛虾三种。东海区渔业资源更为丰富,这里分布的鱼类600多种。
辽阔的舟山渔场,岛屿众多,港湾曲折,洋面广阔,黑潮分支与近岸水系在这里交汇,渔场的水温、盐度、海流、水深、海底底质等条件,都很适合于鱼类洄游、栖息、索饵或产卵。所以这里终年都聚集着100多种鱼类和多种其他水产动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渔汛。渔场上到处是帆樯林立,网罟如林,一片繁忙景象。这是我国出产渔鱼最多的地方,历来有我国的天然鱼仓之称,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大渔场之一。
我国台湾省和福建省一带近海也是重要的渔场,其中闽南渔场是全国重要的中上层渔场之一,其产量约占福建中上层鱼年产量的80%,在全国中上层鱼类渔获量中也占着重要的地位。台湾海峡西南部的台湾浅滩,是我国浅海大陆架上有名的浅滩,饵料丰富,是多种鱼类产卵集群的地方,尤其是鱿鱼资源十分丰富,是捕捞鱿鱼的传统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包括福州的平潭岛外,泊尾外海、万山群岛、阳江外海等,是许多小渔场的总称。北部湾渔场,是以涠洲岛为中心的大渔场,终年可以捕鱼。该区鱼类约有10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
目前,我国的渔业迈入了科技、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