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湿地保护措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湿地保护措施

中国湿地保护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但在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下,经济快速发展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进入21世纪后,湿地的多种功能和综合价值仍未被公众以及一些管理者认知,湿地被视为荒地,各类湿地资源是原始性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在一些天然湿地集中分布地区,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在增加。原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流域扩展,将威胁到更多的天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有许多具有价值的生物资源和开发潜力。我国在湿地基础研究方面相对薄弱,对湿地的许多特征尚不甚了解。以现有的技术和资金难以准确、全面的评估我国湿地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和价值,有许多生物在还没有认识、利用它之前可能已消失,对人类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最佳地发挥湿地多功能效益,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制止掠夺性开发湿地资源的行为,以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特征,支撑着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生产力。我国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极低,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可利用的资源量不多。如湖泊率仅为0.95%,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形成东西遥对的两大稠密湖群; 我国沼泽率为1.24%,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西部若尔盖高原。在现存的天然湿地中,至今未遭到人类强烈开发的湖泊、沼泽和河流,基本位于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这些湿地仍面临不合理开发的巨大威胁,一旦遭到破坏,将导致西北内陆干旱区湖泊的迅速萎缩、碱化,湿地丧失等,加剧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等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 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直接为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海岸带湿地开发秩序混乱,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的污染和赤潮等,使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重点保存并保护好中西部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劣地区的湿地资源,全面保护我国天然湿地,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强制性义务。
保护湿地涉及国际共同利益,一些涉及国际关系的湿地,分布在相邻国家的界湖、界河、海域和分段等,这些属于不同国家的湿地,生产繁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兴凯湖、班公湖区、澜沧江、鸭绿江等。这些区域的水资源分配、捕捞利益、水域污染、资源利用都与相邻各国的利益有关,仅依赖某一个国家是难以有效保护的。特别是季节性迁徙的水鸟、鱼类常超越国界,是一种国际性资源,某些水禽、鱼类种群已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它们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相关国家共同保护行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不仅能使当地直接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也将树立我国在有关国际公约履行方面的健康、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在国际关系方面发挥更大影响力。

☚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
000020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