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见闻杂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见闻杂记 志人小说集。明李乐撰。《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著录,三卷,题《李尚宝见闻杂记》。《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亦入子部小说家类,作四卷,题《见闻杂记》。按三、四卷本今未见。现存明万历刻本正集九卷续二卷,又有清乾隆刊本十卷续一卷。《四库提要》云四卷本前二卷全录董氏《古今粹言》与郑晓《今言》,后二卷乃自记见闻,凡186条。检万历刻本第一卷与四库所云四卷本前二卷同,第二、三卷共186则,与四卷本后二卷条数吻合,则可知四库著录的四卷本,即为万历刻本之前三卷,而黄虞稷所录三卷本,恐亦不外此三卷而已。其书第一卷所录董、郑二书,《今言》尚存,《古今粹言》则未见传本,可据此窥其大略,亦可据以辑佚。第二卷以后均为作者自记见闻。或记前人遗闻,或记乡里名人轶事,或记为官时见闻。其中以道德说教故事为多。卷三第一百六十五则言孝子王世民,其父被族人伤死。王忍辱数年,终报父仇。同则又记宋真宗时,某日鲁宗道微服饮于酒肆,适真宗急召,不得易服。使者问将何以禀真宗,以便口径一致。鲁云当以实告,使恐其得罪。鲁曰饮酒乃人之常情,欺君乃臣子之大罪。后为直宗重用。这种襟怀坦白与忠君思想融为一体的性格,是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典型。又有不少官吏善政的故事,以况锺为突出。如卷六第七十四则记况锺为苏州守时佯不解事,观诸吏劣迹。诸吏以为可欺,肆无忌惮。越月余,历数吏过,群胥悚然。自此,惩恶扬善,辖境肃然。清初吴肃公《明语林》所记此事,即本此。与此相关,书中对一些不法官员的劣迹,亦略有披露。书中有些故事表现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如卷二第四十八则载顾应祥官巡抚家居,盛暑中有客访,乃呼老奴挥扇,奴取小兀坐顾身后。顾觉而诘之,奴曰:“汝有风足矣,何管我坐为!”老奴直率埂直的性格栩栩可见。又如卷十第五十二则记苏州某士家贫只四张桌,每读史至秦桧杀岳飞事,便以手拍桌,桌几碎。其妻劝而止之,竟骂其妻与秦桧有奸情,无一完桌而止。是书卷帙可观,然可称道者十之二三,加之作者笔力平平,已觉冗涩,故不可与明季一流说部同日而语。乐字彦和,号临川,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