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角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角草 【名称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概况】: 异名 陌上香椒《中药大辞典》,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用植物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窄叶母草的全草。母草属约70种以上,中国约26种。 原植物 窄叶母草Lindernia angustifolia(Benth.)Wettst.,又名狭叶母草(《海南植物志》)。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7~40cm,无毛。根须状而多。茎多分枝,基部匍匐,著土后节上易生根,分枝直立或斜升,茎枝有条纹而无毛。 叶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cm,宽2~8mm,顶端短尖,基部楔形成极短的狭翅,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齿,脉自基部发出3~5条。花单生于叶腋,呈短总状花序,有梗,长达3.5cm;萼5裂,仅基部联合,裂片线形,长2.5~5mm;花冠紫色、蓝紫色或白色,长约6.5~10mm;冠管圆柱状,上唇2裂,卵形、直立,下唇3裂,略长于上唇;雄蕊4,全育,前面2枚花丝的附属物丝状;花柱宿存,形成细喙。 蒴果线状长椭圆形,长达14mm。种子矩圆形,浅褐色,有蜂窝状孔纹。 花期5~10,果期7~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142页.图版157-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0m以下潮湿地区、水田、河旁处。 分布于中国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 【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清热利湿,和胃,去瘀。 主治 黄疸,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❶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去瘀生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贵州草药》:“治黄疸病:羊角桃、大马蹄草各30g。煨水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