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方面
早在明代,汪机就已提出温病发病有“新感”和“伏气”之别。后来歙县程衍通著《医法心传》和《心法歌诀》,也提出“温邪袭肺,咳甚;入胃,温甚”的见解。清代歙县叶提著《温热论》,从理论上概括了温热病的发病途径和转变规律,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递转心包”之说,创卫、气、营、血辨治温病,总结了察舌、验齿、辨别斑诊和白痞的诊断方法,从而奠定了温热病学说体系的基础。此外,歙县郑尊一的《瘟疫明辨》力辨瘟疫之病大异于伤寒;歙县郑重光的《瘟疫论补注》进一步阐发瘟疫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这些都推动了温病学的发展。预防天花的种痘术据载发明于安徽,歙县吴谦主编《医宗金鉴》记载了种痘的具体方法,以后逐渐传到全国,乃至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