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传染病疫情报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

指发现疫情向卫生防疫部门提交的报告,是传染病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3章疫情报告第34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35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疫情登记。”第35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上法第7章附则中对一些用语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
❶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❷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❸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
❹流行: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❺传染病监测:指对人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长期观察。
❻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❼人畜共患传染病:指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包虫病、血吸虫病。
❽自然疫源地:指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保存并造成动物间流行的地区。
❾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❿卫生处理:指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措施以及隔离、留验、就地检验等医学措施。

☚ 易感者   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 ☛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chuanranbing yiqing baogao

发现疫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为传染病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章疫情报告第三十四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疫情登记。”第三十五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上法第七章附则中对一些用语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
❶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❷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❸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
❹流行: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❺传染病监测:指对人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长期观察。
❻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❼人畜共患传染病:指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包虫病、血吸虫病。
❽自然疫源地: 指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保存并造成动物间流行的地区。
❾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❿卫生处理:指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措施以及隔离、留验、就地检验等医学措施。

☚ 易感者   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 ☛
000048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