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句
❶ 诗体名。 每首四句, 每句五字者称五绝, 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 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 近体绝句始于{唐}, 产生于律诗之后, 盖截律诗之半而成, 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 产生于律诗之前, 《玉台新咏》已载有《古绝句》。 {唐}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即称古风。 ❷ 指截去上下文的断句。 {宋}{王溥}《唐会要·选部下》:“〔{开元}〕十六年十二月﹐国子祭酒{杨玚}奏:‘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自今以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 ❸ 犹断句。谓根据文意读断句逗。{清}{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当于‘心’字絶句。 ”《朱子语类》卷五二:“{伊川}以‘至大至刚以直’爲絶句﹐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