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梓白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梓白皮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梓Catalpa ovata G.Don,又名:木王,花楸,水桐,雷电木,臭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 生于低山河谷,湿润土壤。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梓根白皮呈块片状,大小不等。 长约20~30厘米,宽2~3厘米,厚3~5毫米,皮片多呈卷曲状。外表栓皮棕褐色,皱缩,有小支根脱落的痕迹,但不具明显的皮孔,栓皮易脱落;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有细小的网状纹理;断面不平整,有纤维(即皮层及韧皮部纤维),撕之不易成薄片。以皮块大、厚实、内色黄者为佳。味苦,性寒。 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内服:煎汤,3~4.5克。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生梓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1升,以水2升5合煎,去滓,3服(《补缺肘后方》)。 水煎服(《四川中药志》)。根皮含异阿魏酸、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 树皮含对-香豆酸、阿魏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