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轴
【简介】: 明·祝允明书。纸本。草书三行。363.9×111.1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同样是草书杜诗轴,但是祝允明却对不同的诗作内容採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充分显露了他的匠心和高超的草书艺术。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和此诗轴相比,最明显的一点是布白上的差异。前者行气茂密,后者疏朗;前者在茂密中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热情,后者在疏朗中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冷漠;前者在热情中表露出投入这一世界的心愿,后者在冷漠中表露出独立于这一世界之外的心愿。 在人事之海,是非之浪中,一般人忘不了功名,丢不掉利禄。然而祝氏在人生坎坷道路上却有其深刻的体悟。祝氏于弘治五年三十二岁中举以后,便久试不第,故有“五应鄕荐裁忝一名,七试礼部竟不见录”之语。五十四岁时祝允明被授爲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六十二岁转任应天府通判,后因病辞官归里,晚年经济拮据,生活贫困。祝氏以前的“狂放盖世,千金立尽,面无吝色”,到此时已是对于名利香饵的冷观、旁视。祝氏于弘治九年,三十七岁时创作行书五言古诗,落款爲“枝指道士允明书”,这完全可以看到人届中年时已对人间名利有了冷冷的拒绝。因此祝允明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是渗透入了自我人生的最深刻的体验,才选用了一种疏朗的“冷色”去创作这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