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凡德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凡德尔 【生卒】:1870—1941年 【介绍】: 德国现代心理学家,早期现象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工程学,后来师从著名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利普斯学习心理学与哲学,是利普斯最出类拔萃并最早获得教授职位的学生。他担任过慕尼黑大学教授,并应胡塞尔之邀参加《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的编辑工作,是慕尼黑现象学运动的领导人之 普凡德尔与胡塞尔的交往始于1904年,当时,胡塞尔应邀去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研究会”发表学术演讲,而普凡德尔是这个研究会的领袖,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胡塞尔邀请他写一本论述纯粹逻辑的书,以展开他在《逻辑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 1920-1927年间,普凡德尔成了《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事实上的主编,被胡塞尔誉为“能工巧匠”。 胡塞尔甚至还打算推荐他接任自己在弗莱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不过,普凡德尔与胡塞尔的哲学著眼点是有区别的,他反对胡塞尔的先验的还原与构成性理论,不同意胡塞尔后期向先验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这令胡塞尔很失望。 他指责普凡德尔与慕尼黑的现象学家们已经陷入了“本体论主义”与“实在论”的困境。结果,普凡德尔与胡塞尔之间的联系自1931年起完全中断。 普凡德尔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心理学。不过,与当时流行的心理学理论不同,他站在反心理主义的立场上。他在1904年发表的《心理学引论》一书中,表露出对心理学研究现状极度失望的心情。当时,弗雷格、胡塞尔等人正领导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心理主义运动,利普斯想在他的学生中寻找支持者,结果酿成一场意想不到的“反叛”。 普凡德尔既反对那种把非心理的东西还原为心理的东西的心理主义,也反对将心理学曲解为原子论客观主义的做法。他的批判矛头直接对准利普斯的心理主义体系。 普凡德尔注意探讨心理学的描述方法。早在1897年,他在一篇论意志的意识的学位论文中,便开始描述意志这一独特的心理现象。 他考察了闵斯特伯格与詹姆士等人的有关论述,提出意志中包含著不能还原为纯观念与知觉的因素,主张对意志进行现象学的分析。他认为,意志是一种特殊的反抗类型,积极而又自由的自我在其中起著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了普凡德尔对人格问题的特殊兴趣。 普凡德尔还系统地讨论了纯粹逻辑问题,他认为哲学是获得终极知识的一种尝试,它将对我们真正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与前科学知识作最后的评估。 现象学的分析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途径,最终将确立一个纯粹逻辑系统。他在《哲学与现象学引论》一书中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 在晚期的一些哲学手稿中,普凡德尔还讨论了信仰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仰是对事物、对价值、对理想的信仰,它削弱了现代人证明自身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虚无主义的结论。 他甚至断定,纳粹的暴行就是以这种信仰为基础的,它严重损害了欧洲文化精神。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批判,以拯救欧洲传统文明。 主要著作有:《意志现象学》(1900)、《动机与动力》(1911)、《逻辑》(1913-1916)、《人类的心智》(1933)、《哲学的终极目标》(1948)、《现象学与伦理学论集》(1973)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