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团体动力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团体动力理论

团体动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库尔特·卢因倡导的一种团体行为理论。卢因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受控实验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他在1938年提出,人的行为是他的个性同他所理解的环境的函数,即; 行为=f (个性环境)。其中f代表函数关系。他还指出,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有理论依据的实验,能最好地理解人在团体中的行为,他在1944年首先用“团体动力学” 这个术语来指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程序,并于同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团体动力学的要点如下:
(1) 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 (非正式组织) 有三个要素:
❶活动,
❷相互影响,
❸情绪。团体同正式组织相互影响并共同接受 “投入”,提供 “产出”。
这三项要素中,“活动” 指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和活动; “相互影响” 指人在组织中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 “情绪” 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心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念,但可从人的 “活动” 相互影响中推知。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如果变动,会使其他两项发生改变。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
(2) 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一种 “力场” 叫做 “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涉及团体在其中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感情及其相互之间的看法。所谓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事实上,一个团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 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
(3) 团体有着不同于正式组织的自己的目标,以维持团体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
(4) 团体的结构,在团体中有一个非正式的、较难辨认的结构,其中包括正式成员、非正式成员、领导成员和孤立者。正式成员接受并遵守团体的绝大多数规范; 非正式成员接受其中某些规范而拒绝另一些规范,但仍是团体的一个成员; 领导成员在保持团体的团结方面作出很大的贡献; 他们帮助较弱的成员,减弱团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向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提出团体的要求; 团体中那些不属于基本团体的人是孤立者,他们通常向往于其他团体。
(5) 团体有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❶专制的领导方式,其成员爱争吵和攻击,当领导者不在时,团体的活动趋于停顿,工作只能取得中等的效率。
❷民主的领导方式,其中各个成员之间很友好,既使领导者不在,工作仍能平稳地持续前进,工作效率较高。
❸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其中领导者的作用有点象情报交换站,他们不进行什么控制而主要只是向各个成员提供资料和情报。在这种团体中,工作的进展不稳定,效率也不高。有人认为,这三种领导方式中以民主的领导方式效果最好,但也有人认为,这三种领导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人们选择采用的不同手段。
(6) 团体的参与者,团体中除了领导者之外,还有参与者,影响团体成员参与程度的主要是团体规模的大小,此外还有领导方式、成员的地位等因素。建设性的参与包括以下一些活动: 提供情报,阐明观点,确定方向,鼓励,调解等。非建设性的参与则包括: 积压事务,为小事争吵,高谈阔论,戏弄别人,看风使舵等。
(7) 团体的规模,由于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团体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以基本团体最好规模小些,以便其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维持团体,团体的规模以多大为好,曾有人作过多次研究,其结果大致如下:
❶当团体的主要任务是作出高质量的复杂的决策时,最恰当的规模是7人至12人,有一个正式的领导者。
❷当团体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取得协议时,最好由3—5人组成,不要正式的领导者。这样能够保证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
❸当一个团体既要作出高质量的协议,又要取得协议时,最好由5—7人组成。
在大规模的团体中,成员对专权性的领导方式较能容忍,但感到受威胁而不够安全,这时,只有较强的成员才试图表示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再加上形成小派系的趋势,使得团体中的决策是人为性的,而不是分析事实为依据的。所以,效率高的非正式组织往往是规模较小的团体。

☚ 团体内聚力和士气的有关理论   X理论——Y理论、Z理论 ☛
000009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