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旱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旱獭 亦称“土拨鼠”、“鼧鼥”。 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粗壮,长37~63厘米。 头阔而短,耳小而圆;四肢短而强,前肢的爪特别发达。 尾短,略扁。 体背一般为土黄色,杂以褐色;腹面黄褐色。生活在草原、旷野、岩石和高原地带。 穴居,群栖,以植物为食。从九月到翌年三月冬眠。 出穴后不久即交配,每胎2~8仔。为鼠疫、布氏杆菌病和兔热病的传播者。毛皮可利用。中国有四种: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和长尾旱獭(M.caudata),分布于新疆;草原旱獭(M. bobak),分布于内蒙古;喜马拉雅旱獭(M. himalayana),分布于西藏、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