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扎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扎染 是用针线对纺织物进行扎、缚、缝、缀后再经染色,从而形成各式图案花纹的一种民间艺术。 因扎缝时宽、窄、松紧各不相同,形成的皱褶千变万化,加之染色时间长短不一,染出的图案就深浅各异,色泽从中心向边缘由深至浅,形成类似图画中的晕染效果,别具一格。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或染缬,始于秦汉年间,据《实仪录》载:“秦汉间有染缬法,不知何人所造。”至隋唐,穿著扎染服装在川蜀一带已成时尚,当时的“鹿胎缬”花型精美,色泽艳丽,被列为贡品。元代扎染艺术更加娴熟,有了擅缬、罗缬、锦缬、撮缬、蚕儿缬等花色品种。 当代扎染制品,以四川省荣县一带的最有名气,品种多为日常用品,如衣料、床单、被面、门帘、枕巾、围腰、而巾等,也有纯装饰用品,如壁挂。图案在传统题材基础上有所创新,能扎染出“熊猫”、“斗牛”、“三只黑天鹅”等富于现代审美意识的作品。 与扎染艺术相似的还有蜡染艺术,是“用蜡绘于布而染之,即去蜡,则花纹如绘”,是湘西、川南和贵州苗族同胞的传统民族工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