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麻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麻散熄风镇痉剂之一。出自《司牧安骥集》。天麻25克、党参(原方为人参)45克、防风20克、茯苓45克、川芎20克、荆芥20克、何首乌30克、蝉蜕15克、甘草20克、薄荷15克。为末, 加蜂蜜适量,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马、牛200~300克。功能疏散风邪, 益气和血。主治气虚血弱偏风病。证见行如酒醉、站立如痴、偏头直项、眼目歪斜、口色青黄、双凫迟细者宜用。方中天麻甘温镇定, 平肝养阴, 善治虚风, 为主药; 荆芥、防风、蝉蜕疏散风邪, 党参、茯苓、何首乌、川芎益气和血,益气以祛邪,和血而熄风, 均为辅药; 薄荷轻扬升散,疏泄表邪,清利头目, 甘草甘缓益气, 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疏散风邪, 益气和血。 天麻散❶《卫生宝鉴》卷十九方。半夏七钱,生姜、茯苓(去皮)、白术、炙甘草各三钱,天麻二钱半。为末,磁器同煮,焙干研细末,小儿每服一钱半,成人每服三钱,生姜、大枣煎汤调下。治小儿急慢惊风,及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言语困难,不省人事。 天麻散rhizoma gastrodiae powder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司牧安骥集》。由天麻、人参、川芎、蝉蜕、防风、荆芥、甘草、薄荷、何首乌,茯苓组成的散剂。功效和血熄风,祛风解表。主治马脾虚湿邪。症见偏头直项,眼目歪斜,神昏似醉,行立如痴,口色青紫,脉象迟细等。 天麻散 《圣惠方》卷十【组方药物】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 干蝎(微炒) 石膏 白附子(炮裂) 天南星(炮裂)各15克 雄黄7.5克(细研) 麝香3克(细研) 天麻散 《圣惠方》卷十九【组方药物】 天麻 干蝎各30克(微炒) 乌蛇6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 天南星22.5克(炮裂) 白附子7.5克(炮裂) 天雄15克(炮裂,去皮、脐) 白僵蚕(微炒) 干姜各7.5克(炮裂,锉) 槟榔 人参 芎各1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 天麻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组方药物】 半夏21克 老生姜 白茯苓(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9克 天麻7.5克 天麻散 《准绳·女科》卷五【组方药物】 天麻22.5克 白附子(炮) 南星(炮) 半夏(汤洗7次去滑,姜制) 全蝎(炒)各15克 天麻散 天麻散本方出自《卫生宝鉴》卷十九。方由半夏七钱,老生姜、白茯苓(去皮)、白术各三钱,甘草(炙)三钱,天麻二钱半组成。 上药剉用水一,磁器内同煮,水干,焙为末,小儿每服一钱半,大人三钱,生姜枣汤调下,不拘时候服。现多作为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功能熄风化痰,健脾祛湿。主治中风痰盛所致的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语言困难;亦治小儿急慢惊风。本方所治证属脾虚生湿生痰,湿痰引动肝风所致。治宜熄风化痰为主,兼以健脾祛湿。方中天麻熄肝风为君;半夏、白术健脾燥湿祛痰为臣;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健脾和中,脾得健运,则湿痰自去,以上均为佐药;炙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熄肝风、化湿痰、健脾胃之效。本方应以眩晕头痛、苔白、脉弦滑为辨证要点。如出现半身不遂,语言困难,甚或不省人事,则力嫌不足,需加强祛风痰、通经络、开窍闭之功,才收效快。临床上亦可用于耳源性眩晕属于风痰所致者。 ☚ 秦艽升麻汤 大醒风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