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发展规模及重点乡镇、村和企业
天津乡镇企业资产总额1978年为4.7亿元,1995年达到455.52亿元,增长了95.9倍。其中固定资产原值由1978年的2.95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214.49亿元,增长了71.7倍。乡镇企业发展前期,资金来源主要靠集体投资和国家贷款,渠道比较单一。1984年以后,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兴办,资金来源逐步多元化,资产结构初步得到改善。1995年乡村集体企业资本金为99.82亿元,其中国家资本金1.41亿元,占资本金总额的1.41%;乡镇资本金20.19亿元,占资本金总额的20.22%;村资本金53.35亿元,占53.44%;三者合计占乡镇企业资本金总额的75%,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同时,社会法人、外商和个人占有的资本金分别达到7.17亿元、4.32亿元和13.45亿元,占乡镇企业资本金的比重分别为7.2%、13.47%和4.33%。1995年同1978年按可比口径相比,乡村集体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从7.54万元增加到173.69万元,平均增加了166万元,增长了22倍,平均每年递增20%。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农村涌现出一批乡镇企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乡镇、超过亿元的村和企业。据1984年统计,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乡镇有73个,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有11个乡镇。1986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 000万元的乡镇达到42个,其中超过5 000万元的乡镇达到20个,有3个乡镇成为亿元乡镇。1990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 000万元的乡镇已有138个,其中超过亿元的乡镇达到41个。1991年,静海县蔡公庄乡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截止到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乡镇已有170个,占乡镇总数的76.9%,其中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乡镇已发展到44个,占乡镇总数的19.9%;这44个乡镇共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85.3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的58%。全市还有19个乡镇年乡镇企业营收入超过10亿元,分别为:静海县大邱庄镇83.3亿元,东丽区新立镇22.74亿元,北辰区天穆镇19.57亿元,西青区张家窝镇18.33亿元,西青区中北斜乡18.3亿元,西青区大寺乡16.27亿元,津南区咸水沽镇15.84亿元,东丽区大毕庄镇15.17亿元,西青区李七庄乡15.04亿元,津南区小站镇14.89亿元,津南区葛沽镇12.4亿元,北辰区宜兴埠镇12.29亿元,西青区上辛口乡11.99亿元,西青区杨柳青镇11.93亿元,东丽区军粮城镇11.09亿元,西青区王稳庄乡10.71亿元,津南区八里台镇10.37亿元,北辰区双街乡10.31亿元,大港区中塘镇10.14亿元。
1984年统计,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共有35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14%。其中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村有84个,4个村超过1 000万元,到1987年,静海县大邱庄村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达到1.45亿元。同年全市农村有45个村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 000万元。到1990年,全市农村已有161个村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 000万元,其中超过3 000万元的村达到27个,静海县大邱庄村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96亿元。截止到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村达到75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9.46%;实现营业收入455.06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54.43%。其中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村达到99个。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在3亿元以上的村有18个,分别为静海县尧舜街33.85亿元,津美街19.18亿元,津海街18.24亿元,万全街12.05亿元,西青区谢庄村4.64亿元,宁河县永兴村4.35亿元,津南区海河湾村4.02亿元,东丽区长青村3.94亿元,武清县汊沽港一街3.51亿元,静海县西双塘村3.46亿元,北辰区宜兴埠一街3.45亿元,西干庄村3.41亿元,东丽区赵沽里村3.4亿元,西青区前桑园村3.31亿元、王村3.22亿元、第六埠村3.21亿元、门道口村3.13亿元、大港区中塘村3.09亿元。
1978年,全市共有乡村集体工业企业3 844家,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61人,占有固定资产7.54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9.1万元,整体规模较小。据1985年统计,乡村集体工业企业发展到7 254家,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75人,占有固定资产16.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82亿元。在乡村集体工业企业中,有778个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万元,占乡村集体工业企业总数的11%;这些企业共有职工13.6万人,占乡村集体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26%,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174人;实现工业产值17.38亿元,占乡村集体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2%,平均每个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23万元。其中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19家,7家企业总收入超过1 000万元。截止到1995年,乡村集体工业企业达到9 658家,职工732 418人,实现工业产值661.77万元,营业收入585.53万元,平均每个企业有职工76人,实现产值685.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06.26亿元。在乡村集体工业企业中,年产值超过1 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 773家,占乡村工业企业总数的18.36%;完成产值647.19亿元,占乡村工业总产值的74.29%。全市已有5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100家企业利税总额超过1 000万元,99家企业固定资产超过2 000万元。乡镇企业还组建市级企业集团99家,成员企业861家,集团职工人数14万多人,占乡镇企业职工总数的13.38%;完成营业收入210.45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的25.17%;集团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9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的35.17%。99个集团平均每个集团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 960万元,有职工1 414人,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在99家市级企业集团中,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的有12家,分别为静海县尧舜集团33.85亿元、津美集团19.2亿元、津海集团18.24亿元、万全集团12.05亿元、西青区恒星集团7.98亿元、恒兴顺集团4.64亿元、宁河县永兴集团4.3亿元、西青区先达集团4.234亿元、宏利集团4.23亿元,静海县华隆集团3.46亿元,东丽区华泰集团3.2亿元,西青区津兰集团3.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