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劳动生产率统计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统计的任务是: 测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描述各不同生产工段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和劳动生产率动态; 计算工人产量定额的完成情况; 分析劳动生产率对建筑生产指标的影响; 分析各种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揭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 一般用两种方法计算劳动生产率,一是用单位工时的平均生产量 表示,称为正指标; 二是用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 表示,称为逆指标。 在计算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时,根据不同的工时计量单位,分别计算工人的平均小时产量,平均日产量,平均月产量,这些指标具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工人平均小时产量(Wч)是建筑产值额与工作人时数之比,这一指标说明一个人在不停工和无班内工时浪费情况下工作的劳动生产率。工人平均日产量(Wд)用建筑产值除以工作人日数求得。它取决于小时产量和工作长度的利用。工人平均月产量(Wм)用建筑产值除以工人平均在册人数,它表明平均日产量和一个工作月的利用的影响。计算的工时单位越大,产量中反映出的因素和条件也就越多。 上述各种平均产量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即: ——工作日平均长度,Tд——每个工人平均工作日数)。这些指标的依存性的乘数形式,是用指数方法进行劳动生产率要素分析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