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江西的农作物病虫害史书上鲜有记载。虫害方面, 最早记载的是蝗虫,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公元75年) 有 “豫章蝗, 谷不收,民饥死, 每县数千、百、十人”。后为螟虫, 唐长庆3年 (公元823年), “洪洲、新建、秋螟、蝗害稼八万顷”。病害最早记载是1637年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 中记有水稻发生 “状似烫伤而枯死” 的症状, 可能是稻瘟病。1927年以后, 陆续有小麦黑穗病、锈病、线虫病及柑橘疮痂病、溃疡病等病害为害的报导。新中国成立后, 江西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情况记载较详, 现分阶段记述如下: 第一阶段 (1949—1966年)。这一阶段主要病虫的种类较少, 但大发生频率较高。水稻以螟虫、叶蝉、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部分地方的稻瘿蚊、铁甲虫、黏虫为主; 棉花以叶跳虫、红铃虫、斜纹夜蛾为主; 柑橘以锈壁虱、疮痂病、溃疡病为主。其中以水稻的三化螟、稻瘟病, 棉花的叶跳虫、红铃虫发生最多, 危害最重。18年中,大发生的年份有11年, 平均1.6年即大发生一次。其中, 有5年病虫大暴发, 即 1949、1956、1959、1964、1965年, 平均2.2年大暴发一次。第二阶段(1967—1979年)。这一阶段主要病虫种类多, 大发生的频率高。水稻以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黏虫、稻瘟病、纹枯病、病毒病、白叶枯病为主; 棉花以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为主, 小麦的赤霉病、柑橘溃疡病、吸果夜蛾、茶树小卷叶蛾等均发生比较多, 其中水稻以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 棉花以棉铃虫、红铃虫发生面积最大, 危害最重。13年中, 有9年大发生, 平均1.5年大发生一次, 其中有5年 (1970、1971、1972、1974、1977年) 病虫大暴发, 平均2.6年大暴发一次。第三阶段 (1980—1996年)。这一阶段病虫发生的种类虽多, 但大发生的频率却低。主要病虫种类与第二阶段基本相似。水稻三化螟发生数量显著下降,1980—1991年,绝大多数地方不需用药防治,1992年以后,部分地方有所回升。晚稻褐飞虱明显减少,但早稻白背飞虱上升,有的年份大发生。二化螟在90年代逐渐上升。棉铃虫80年代发生较少,90年代初期回升,17年中,有8年大发生,平均2.1年大发生一次,其中1985、1987、1997年大暴发,平均5.7年大暴发一次。这一阶段有的病虫下降,有的大发生。 ☚ 二、农作物病虫害 (二)农田杂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